当前正值防汛抗洪关键时期,进入汛期以来,常州支队紧盯洪涝威胁重点部位,认真研判形势,严明工作职责,备足救援装备,保障救援安全,切实提升防汛抢险关键时期队伍打赢作战能力。
一、绷紧“防汛弦”,严明工作职责。支队把防汛备灾救灾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指战员思想认识,增强抗洪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同时,结合常州防汛工作实际,迅速制定了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应急预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雨季带来的严峻形势,层层动员,将上级精神传达到每一名指战员,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充分做好抗洪抢险的思想准备,并迅速成立由大队主官领导的防汛抗洪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本着"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指导思想,发挥消防救援队伍在抗灾救灾工作中的尖刀作用,切实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的各项准备中,全力做好抗洪抢险救援工作。
二、强化“备战关”,备足救援装备。防汛最关键时期,支队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做好战斗编成、力量部署、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加强24小时值班备勤,为抗洪抢险工作做好准备。同时,结合往年抗洪排涝救灾的经验,按照配备标准配备救生绳、救生衣、救生抛投器、水面漂浮救生绳、通信、照明等抗洪抢险装备器材,及时组织指战员对现有车泵器材以及救生、通讯、破拆、个人防护装备等专勤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完整好用,切实做到车辆、人员、器材、通讯"四落实",做好油料、饮食、医疗、通信等遂行作战保障,为抗洪抢险全力做好准备。对于有故障、已损坏、缺失的器材、零件应当及时更换和补充,并对车辆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一旦发生险情,险情拿得出、用得上,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第一线,最大限度地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守住“生命线”,保障救援安全。支队要求各单位要积极组织指战员认真研究当地洪涝灾害发生的特点、规律和危险性、复杂性,加强队伍营区自身防范措施,结合典型事故救援案例进行探讨,使指战员掌握抢险救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同时,针对洪涝灾害事故特点,积极开展了水上救助,水下搜寻、打捞等为主适应性、实战性训练,进一步规范水域救人应急救援行动,不断提升安全作战水平。支队适时性组织开展水域救援安全知识授课,结合水域救援作战安全规定,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对“常见的水域灾害事故”、“水域救援技术”、“溺水人员急救措施”、“水域救援装备配备运用”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切实提高了指战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明确了水域救援的处置要点及注意事项,要求指战员在救援过程中严格落实“五个绝不允许”的纪律要求,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