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飞线充电的情况,在许多老旧小区并不少见,也是小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为确保小区环境安全、整洁、有序,南京针对老旧小区停车无序、私拉乱接、飞线充电等问题开展深度整治,不少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南京阅城国际小区建成于2011年,小区居民张女士表示,以前电动自行车没地方充电,不是把电瓶拎上楼,就是拉根电线下来,看起来方便,但大家心里也担惊受怕。提及飞线充电整治后,小区内的变化,不少居民连连点赞。“现在小区的环境好多了,以前这边到处都是飞线,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在都到充电桩去充电了。”南京阅城国际小区居民张女士说。
南京雨花街道花神庙社区负责人表示,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在逐年增多,集中停放场所少、充电难的矛盾一直较为突出。整治飞线充电,必须先建设充电设备。为此,雨花街道花神庙社区加快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建设进度。记者看到,多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已经投入使用。“网格员、物业以及志愿者和辖区信息员上门进行宣传,我们联系了物业和消防在符合条件的架空层下,装了这些充电桩。这边不具备在户外装充电桩的条件,架空层这边通风也有水源,符合安装条件。”南京雨花街道花神庙社区副主任徐芳说。
充电习惯的改变,需要引导,但更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在南京鼓楼区依山郡小区内,社区、城管、公安、应急、消防等力量组成执法小组,每周开展多轮剪断“飞线”专项行动。对于充电设备能满足充电需求的小区,明确“有一剪一”。此外,在动员引导居民用充电桩充电的过程中,不光社工、居民志愿者、小区楼栋长们发挥了作用,社区还结合“邻里帮”APP等软件,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居民们进车棚充电 ,积累的积分可以直接到街道的慈善超市兑换生活必需品。“在充电桩充电下载小程序,充一次电补贴50积分,相当于5毛钱,以这样的奖励机制来鼓励大家来充电。”南京宝塔桥街道依山郡社区书记邵培璐说。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