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悠园社区成立于2017年1月,是一个以农村拆迁安置户为主的年轻社区,社区内很多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上班,平时以老年人居多,加之小区外围都是商铺,消防安全工作马虎不得,可以说责任大、担子重。” 江苏省淮安市生态文旅区悠园社区党委书记姬民国说。悠园社区成立之初,村民变为市民,很多生活习惯并没有随之改变。电动车乱停乱放、私拉飞线充电、堵塞疏散通道等现象屡禁不止。
如何杜绝这样的消防隐患?为此,悠园社区拧好“安全阀”、种好“责任田”、建好“武器库”,抓好宣传教育、做好网格治理、配好消防设施,多措并举地推进社区消防工作走深走实,并在淮安“消防安全社区”达标创建中,创新出了独有的“悠园模式”。
拧好“安全阀” 绷紧思想之弦
“打竹板,竹板响,我老汉走上场,今天不把别的谈,就把消防安全事来讲一讲……”每周三,这样的普及消防安全文艺表演都会在悠园社区服务中心舞台上演。表演者叫陈金富,今年已经75岁。2017年1月,陈金富和几位老友一起创立了淮安市首个老年消防志愿服务团队——淮安河韵同乐老年志愿服务队。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老人们利用各自特长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如何让我们居民听得懂、听得进?寓教于乐很关键。” 姬民国说,河韵同乐老年志愿服务队吸收了当地剧团与教师队伍中有着一定文艺特长的退休老人,自编自导一些节目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小品《我是消防楼长》,就是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消防主题节目,深刻剖析了近几年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的原因,倡导社区居民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行为,杜绝乱停乱放,私拉乱接。
随着志愿服务队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已有22位老人加入这个团体,他们利用各自的文艺特长,以歌曲、舞蹈、淮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起了消防。除每周三固定的消防演出日外,他们还组织了72场消防主题演出,河韵同乐老年志愿服务队也在2018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119消防奖提名奖”。
除了老年消防志愿者,社区年轻的消防志愿者们也为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作出积极贡献。他们经常走进居民家中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普及防灭火逃生常识,特别是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结对帮扶,全面梳理,逐一建档立卡,为大家传授“防火经”。
“每年寒暑假,因为父母上班,无暇顾及,都是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期。” 社区消防宣传大使杨月花说。为此,社区及时组织消防志愿者进行排查摸底,掌握社区儿童底数,在寒暑假前期,集中组织观看消防教育影片,在社区消防科普教育馆内,学习安全用火、用电常识,并提醒在家不要玩火。
除此外,社区还认真做好日常的消防宣传,并通过设立消防大喇叭、悬挂消防宣传横幅,利用社区LED大屏滚动播放消防安全常识、张贴居民防火公约、发放《给社区居民的一封防火公开信》等方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居民的火灾防范意识。
种好“责任田” 精细网格治理
实行消防安全“楼长制”,不断提升社区自我管理水平。社区以每栋高层住宅楼为单位,逐栋明确消防楼长。每栋楼都张贴了消防楼长牌。楼长牌还实行“三公示”,即公示社区民警、消防监督员及物业管理人员,并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每栋楼的物业管理人员又分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安、保洁等,主要负责检查和维护保养高层住宅楼内的相关消防设施和器材,以及对楼道内电动车乱停乱充电的管理,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实行‘楼长制’后,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更有保障了!”社区治安主任倪军说道,“一旦发现火灾隐患,我们能第一时间责任到人,以最快速度整改消除。截至目前,社区已开展防火巡查检查2100余次,整改各类火灾隐患6700余处。”
创新1234工作法,全面助推社区消防安全深入开展。“1234工作法”指的是:“一级组织”,即依托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推进全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两位一体”,即充分发挥社区消防工作站的作用,治安、消防双推进共提高;“三队组合”,即把城管队员、社区居民和消防志愿者组织起来,共同参与社区消防工作;“四区宣教”,即在社区内部建立消防咨询区、模拟体验区、教育培训区、灭火演练区,定期开展消防宣传、咨询服务、实地演练等活动;“多方管理”,即将消防工作站纳入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开展群防群治,努力实现“火灾隐患早发现、群众有险早救助、消防宣传早开展、居民办事早接待”的建设目标。
在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指导下,社区还修订完善了灭火应急预案,建立了救援应急体系,先后争取资金近80万元用于消防设施评估检测,并为商铺安装简易消防设施81套,新建消防栓12个,更新升级了视频监控系统,极大提升了社区物防、技防能力。
“家庭防火注意啥,煤气电源勤检查”“杨絮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每逢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寒暑假或是杨柳絮等火灾高发时节,社区总是第一时间编发消防安全防范提示信息到居民微信群中,并动员大家开展家庭消防安全“三清三关”,即“清厨房、清阳台、清楼道、关煤气、关电源、关门窗”,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建好“武器库” 消防精准有效
重点隐患重点对待。“很多案例表明,楼道中如果电动车充电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姬民国说,“为此我们加强引导,集中组织居民观看电动车火灾警示教育片,在每个单元的入口处,张贴电动车火灾宣传挂图,通过一个个惨痛的案例,
让他们意识到电动车起火的危害性。”社区积极争取经费支持,建成1300多个充电桩,在每栋楼都建有独立的电动车集中充电点,在社区公共区域设置了4个户外电动车充电点,方便居民就近为电动车充电,实现了人性化管理。此外,社区统一制定了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制度和管理规定,在充电点单独放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设施,设置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展牌,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微型消防作用不小。来到悠园社区的“消防科普教育馆”,你会被里面齐全的消防设备和宣传展板所吸引。同样,来到“微型消防站”,也是一样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消防水枪、消防水带、干粉灭火器、火场逃生面具等灭火救援器材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消防科普教育馆和微型消防站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投入使用后的成效还是很好的。”姬民国说。消防科普教育馆建立后,社区明确专人负责,每周定期开放,集中组织居民学习。结合社区特点,社区微型消防站建立1分钟出动、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的“135”响应机制,配合辖区消防救援站开展六熟悉、灭火疏散演练60余次,并先后协助处置社区及周边区域初期火灾15起,初步实现了救早、灭小的初期火情控制目标。
社区副主任戴国妍介绍道,“消防科普教育场馆建成后,我自发申请当上了讲解员,现在已经进行了近100场次宣传培训,每服务一名群众,就离我们全民学习消防的目标更进一步。”
消防地图一目了然。“消防场馆和设施建好了,还得知道在哪里,如何用。”姬民国介绍说,在消防地图上,社区对室外消火栓、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和消防科普教育馆、电动车集中充电点等都进行了标注。通过这张图,居民可以全面掌握社区消防场馆和设施的实际位置,并能在发生火灾时有效引导救援和疏散。社区工作人员入职前,必须熟记消防场馆和消防设施位置,定期开展巡防检查,做好登记,及时掌握社区消防安全情况。
当好“领头羊” 典型示范引领
说起悠园社区的消防工作,已经第二次来参观学习的上海永绿置业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杨得天经理,直接竖起大拇指说:“牛,作为一个新兴的社区,大家都知道人员复杂管理难。但他们就是通过实打实的建章立制,鲜明特色的消防宣传,细致入微的防火检查,将消防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这不,我又带人过来学习了。”
“通过别的社区参观学习,我们能将悠园社区的消防工作经验介绍出去,同时取长补短,发现自身不足,大家共同提高,达到共赢,将社区建设得更加安全。”姬民国高兴地对记者说。
2017年,淮安市“消防安全社区”达标创建试点选择在悠园社区开展,一系列社区消防管理创新模式应运而生,这里成了全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试验田。最早推行社区消防安全管理1234工作法,第一个建设电动车集中充电智能化设施,第一个试点安装电动车上楼报警系统,第一个社区消防助理派驻点……一时间,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悠园模式”成为全市的模板。
2017年以来,悠园社区累计承办市级、县(区)级社区消防工作现场会(观摩会)12次,接待参观单位980余家次,参观人员13600余人次。2018、2019年,悠园社区两次代表淮安接受省政府消防工作考核;2020年,代表江苏省接受国务院安委会2019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期间,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魏捍东副局长、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对小区从居民实际需要出发,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加强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付出终有回报,悠园社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江苏省防灾减灾提升工作“先进社区”、“2015-2017年度淮安市文明社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社区)、“淮安市十佳社区”、淮安市第八届“优秀志愿服务社区”。2020年7月15日,社区承办了江苏省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启动暨进社区活动,并获评“2019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当谈到此事,姬民国都会无比骄傲地说,“这是对我们社区安全工作的高度认可,是社区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
近年来,悠园社区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为消防安全工作出发点,脚踏实地、用心服务,织密社区火灾防控这张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正如姬民国所说:“成绩代表过去,消防安全是易碎品,只有一如既往,真抓实干,悠园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才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