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来,江苏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接处警超23.5万起,抢救遇险群众4.4万人。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江苏消防指战员们更是一往无前、敢打必胜,打赢了一场场大仗硬仗。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始终坚持构建“八位一体”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全省消防安全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火灾总量实现“6年6连降”,连续21 年未发生重特大亡人火灾事故。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全力构建省级、区域性、支队级、大队级“1+3+10+N”综合保障体系,形成“省内2小时、市内1小时、区(县、市)内半小时”保障圈。加强水陆交通、航空救援等社会化联动协作,不断完善应急力量和物资的扁平化、立体化快速投送体系。
·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统一的“智慧消防”信息化平台,融合20余个部门消防相关数据及40个消防业务系统。推进消防感知网络建设,2万家单位免费接入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
2020年12月3日上午,江苏省委党校会议中心灯火通明,气氛热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暨省消防救援总队荣立集体一等功授奖大会在这里召开。在如潮的掌声中,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周详、政治委员刘锡鑫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牌。奖牌上,庄严的国徽和“一等功”三个大字分外醒目。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在大会上指出,省级党委为省消防救援总队记一等功,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以来的第一例。
而在这份殊荣背后,是江苏全省每一位消防指战员的默默奉献与艰辛付出。改制转隶两年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边改制、边建设、边应急,始终奋战在危急关头、事故一线。他们用热血与赤诚,在灾害事故与人民安居之间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
用行动诠释忠诚
以铁骨彰显担当
2018年12月29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举行授旗授衔和换装仪式,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换羽新生。两年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全力以赴、舍生忘死,共接处警超23.5万起,抢救遇险群众4.4万人。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江苏消防指战员们一往无前、敢打必胜,打赢了一场场大仗硬仗。
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年轻的“火焰蓝”们迅速迎来了“大考”。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重特大灾害跨区域作战预案,调集13个支队级单位、930名消防指战员和192辆消防车、20台重型机械火速赶赴现场。消防救援人员冒着爆炸、中毒、高温、浓烟、腐蚀、灼伤和建(构)筑物坍塌的危险,经过10个小时的艰苦鏖战,扑灭了3个储罐和其余5处着火点的熊熊大火;同时第一时间深入核心区疏散、搜救人员,经过82小时反复搜寻,成功营救被困群众164人;在现场清理、事故调查等后续处置中,消防指战员始终坚守在事故现场全程监护,确保不造成次生灾害和次生污染,圆满完成了事故处置任务。
盐城市西环路特勤站政治指导员赵毅说,只要集结命令传来,冲锋号角响起,他们就会战斗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省委给总队记集体一等功,我们备受振奋、备受鼓舞、倍增干劲!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把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保持冲锋的姿态,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赵毅说。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不畏艰险、连续作战,毅然承担起转运、消杀等涉疫处置任务千余项,同时全力服务复产复工,成立3个疫情片区火灾防控督导组、91个技术指导组开展消防技术指导,为4.2万家单位提供消防服务,整改火灾隐患94万处,为夺取“双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2020年汛期,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闻“汛”而动,科学研判,调集2643名消防指战员、183辆车、13台重型工程机械、120艘舟艇,在全省9个高危水域,以“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战术思想,开展全天候抗洪抢险工作,先后参与环太湖流域、水阳江流域、镇江世业洲与淮河流域等地的防汛抗洪抢险救援任务,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火焰蓝”的身影。参战消防指战员累计搬运土方1.85万立方米、巡查堤坝6500余公里、加固堤坝16490米、水域救援和排涝排灌286起、围堰筑堤290处。淮安市翔宇消防救援站二级消防长陈新宽与战友们先后转战三地、连续坚守四十多天。陈新宽说,洪流肆虐下,守千里沃土,火魔横行时,护一方人民,这就是“火焰蓝”的使命和担当。
两年来,江苏积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要求,全力锻造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消防救援铁军,在首届全国“火焰蓝”比武竞赛中荣获优异成绩。目前,全省已构建“1+6+N”专业救援力量体系,连续举办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开展石油化工、地震救援、水域救援等跨区域联合实战演练,全面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持续深化“营区、单位、基地”三位一体训练机制,深入开展“863”熟悉演练,修订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坚持“防消联勤、整合互补”的战术理念,组建156支“1+N”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专业队,有效掌握灭火救援主动权。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提前介入、陈兵驻守,在高速公路、在旅游景区、在人员密集场所,“火焰蓝”时刻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改制转隶以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始终保持高度统一和安全稳定,为有效履行职责使命提供了坚强的内部环境。在一场场生与死的较量、血与火的考验中,全省涌现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十大杰出消防卫士丁良浩等一批先进典型,9个集体、18名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全省各项优待政策逐一落地,评功授奖坚持向实战倾斜、向一线倾斜,极大振奋了队伍士气,促进了改革发展,增强了消防指战员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
南京市鼓楼区方家营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长丁良浩表示,从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到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员,是身上的“火焰蓝”制服给了他实现人身价值的舞台。“回顾20年的消防生涯,4000余场灭火救援战斗,2000余起灾害事故救援,我早已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消防这个神圣的事业。我将始终以训词精神为引领,守初心,担使命,听党话,跟党走,永远作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消防员在清理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爆炸事故现场
使万家灯火常安
做好江苏守夜人
守护每一盏灯火下的欢笑,消灭隐匿的消防安全隐患。两年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始终坚持构建“八位一体”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全省消防安全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火灾总量实现“6年6连降”,连续21年未发生重特大亡人火灾事故。
今年以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聚焦“一年小灶、三年大灶”目标任务,紧扣“两个不放松”和“务必整出成效”总要求,连续开展“十大行动”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目标导向,以落实消防责任为有力抓手,以创新工作机制为突破方向,全省火灾四项指数同比去年大幅下降,火灾总量下降至全国第14位,死亡人数下降至全国第10位,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模板”“江苏经验”。
针对全国性的基层消防安全监管“无腿”难题,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基层消防监管力量建设,基层消防监管难题“破局”。江苏省政府召开加强基层消防监管工作会议,省“两办”印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赋予乡镇、街道审批服务机构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消防执法权限。省消防救援总队与公安厅建立联席会议研究、联处火灾隐患、联合执法查处、联宣防火安全、联处重大事故、联训业务技能等“六联”协同指导机制,1.2万余名公安派出所民警接受专业培训。各地推行“双备案”制度,落实乡镇(街道)消委会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明确辖区单位消防安全监管主体。省消防救援总队制定工作规则,组织全省547个消防队站全面开展防火巡查。省委政法委还将消防安全纳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各地全面应用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消防管理模块。
针对当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庞杂不清、不易执行的问题,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系统梳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下发《关于推行“1234+N”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深化单位标准化管理的通知》《全省深化“祛火源、降荷载、强设施、畅通道、重管理”专项行动工作指导手册》,推动3.1万家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达标,同时立项编制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地方标准,研发推广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分级分批开展“百名消防指挥长宣讲消防安全”专题宣讲活动,免费培训消防安全“明白人”70余万名,进一步压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针对电动自行车、消防车通道、群租房等突出风险,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分析火灾隐患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实行系统治理,强化源头管控。
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违规停放等问题屡禁不止,“堵疏结合”方能见效。在江苏省人大颁布实施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中,严禁违规充电、严禁违规停放“两个禁止”被纳入法律“禁止事项”;在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技术规范》中,明确电动自行车充电点建设和集中充电设施安装要求,目前已推广建设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1.2万套。各地还持续推广安装电梯AI识别阻车系统,严防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也是“老大难”问题。
江苏省政府将“畅通消防通道”纳入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全省新增10万个公共停车泊位,施划消防车道标线17.5万处。同时推广应用智能图像识别信息化监测系统,对违规占用消防车通道行为快速响应、立即处置。面对面广量大的群租房,江苏省政府出台《江苏省租赁住房治安管理规定》,下发《关于加强群租房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各地持续强化技术防范手段,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研判场所水电量、燃气用量、出租屋登记信息等数据开展群租房精准排查。
厉兵秣马强保障
数据赋能增实效
2020年6月1日,江苏省政府举行省消防应急救援实训基地项目开工动员仪式。省长吴政隆在仪式上指出,基地是全面提升全省消防应急救援能力的重点工程,是推动全省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项目,对于锻造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总占地面积达300亩的基地建成后,将涵盖特种灾害处置实训、应急通信保障、消防搜救犬、机动支队综合执勤楼、战勤保障等项目功能。
两年来,江苏省消防应急救援实训基地、江苏省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消防员职业健康中心、消防救援船艇、消防车辆装备优化升级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攻坚打赢的重大项目全面实施。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全力构建省级、区域性、支队级、大队级“1+3+10+N”综合保障体系,形成“省内2小时、市内1小时、区(县、市)内半小时”保障圈。加强水陆交通、航空救援等社会化联动协作,不断完善应急力量和物资的扁平化、立体化快速投送体系。改进卫勤保障模式,全国首个省级消防职业健康中心建成投用,年均卫勤遂行任务280余次,普及一线消防员职业健康体检率达10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型泡沫消防车、散装水泥粉气力输送模块消防车等一批江苏消防救援队伍的自研装备,成为灭火救援任务中攻坚克难的“杀手锏”。目前,快速精准保障、物资前置预储、远程立体投送、现场卫勤遂行、联勤快速响应的江苏消防救援队伍战勤保障体系基本形成。2020年10月21日至22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南京召开全国消防后勤工作现场会,推广“江苏经验”。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坚持把信息化作为创新驱动消防精准治理、精准防控、精准救援的有力支撑。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破解了高低大化复杂场景和地震、台风、洪涝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难题;上线运行消防大数据综合业务管理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监管,通过“数据赋能”,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风险精准防控、灭火救援辅助决策和消防公共服务便捷化水平。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统一的“智慧消防”信息化平台,融合20余个部门消防相关数据及40个消防业务系统。推进消防感知网络建设,2万家单位免费接入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江苏省消防救援队伍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力履行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神圣职责使命,坚决做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努力为人民群众筑起更加牢固的“安全长城”,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保驾护航、再立新功。(丁 炜 蔚元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