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拼音

首页

帮助

退出

后退

前进

刷新

光标

大字

小字

颜色

白底黑字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

页面

100%

语速

正常语速

指读

显示屏

全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各地动态

南通:“一户一档”实现社会化综合整治格局

发布日期:2021-05-27      来源:南通消防 浏览次数: 【 字体:    】            

南通市是全国家纺产业制造和出口之乡,区域内家纺作坊和各类贸易市场密集。为此,南通市消防部门为辖区各企业建立“一户一档”,实现了社会化综合监管整治格局。

在位于叠石桥纺都大道旁的一家家纺企业,两栋三层大体量厂房尤为显眼。“这里原来货物堆积如山,消防通道要么被货物堵塞,要么被车辆占用,疏散通道的宽度也不够。”消防监督员说,“现在这些隐患都能整改到位,政府推动和一户一档社会化联动帮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原来,由于纺都大道周边企业地处家纺城核心地段,在南通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多部门合力下,依托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和专职网格员队伍已实现了共同检查。一次巡查中,检查员发现一个作坊里一辆电动车在充电,电线随意乱接、周边堆扎的半成品布匹。布匹随意扔、电线随意拉,一旁的宿舍还存在明火烧煮现象,对于这样的消防隐患,巡查人员立即掏出全要素网格通手机,拍下照片。几个小时后,在海门区消防救援大队驻点联系人和家纺城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与此同时,当地消防部门从健全完善“隐患排摸、信息抄告、联合执法”等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形成经营者、管理者以及监督者“三位一体”的督改模式,建立一户一档,坚决采取刚性执法手段,消除“三合一”火灾隐患毒瘤。同时,在政府推动下,各级强化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配齐配强了专业消防力量,用信息互联互通、群防群治技术革新等方法全面加快区域性消防隐患整治进度。

“我们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微信平台,高频次集中曝光区域性重大火灾隐患,由政府推动先后3次召开集中约谈会,宣贯法律政策,争取商户理解,规劝‘三合一’住宿人员主动搬离,对拒不配合的房东及租户,采取公安口头传唤、临时查封、责令停产停业的强制措施,共清退住宿人员60余人。”监督员说。在被城北路的核心区域,各部门还合力成立了消防执勤点,并配备警力在市场内开展巡查、值守,加固火灾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位于富江路批发区的大千市场,总经营面积4万余平方米,区场内销售存放服装、日用百货等众多可燃易燃物。走进区场,场所内店铺成“田”字状排设,如同置身迷宫一般。即使不考虑城区形象问题,一旦发生火灾,这么繁杂的巷道,别说消防车进来了,消防员能不能精准到场都是个问题。面对此番景象,执法监督员依据消防法规相关条款,要求予以立即改正。

“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整改,这里的隐患几乎全都没有了,社会化治理确实效果显著。以前这里一楼南北走向的3个通道都被小商贩的摊点所占据,三四米宽的通道被堵得只容得下两三个人出入。顺着巷道往前走,里面的门面商铺会把生意做到通道上,电动车随意摆放,鞋店、衣服店、家纺门店清一色的在巷道内能摆出1米长的摊子。小吃摊还会在店铺对面不大的空间里搭起小吃棚,疏散标志也早已破损不堪。”监督员边走边说,“安全出口在这里,被业主们纷纷争抢,商家总觉得这些空间可以利用,可是堆积在走廊里的杂物在火灾、地震等危急时刻会拖住人们的后腿,要想逃命,难如上青天。”

“沙发、吊椅,不会再放在疏散通道内吧?”“以前,我是跟着别人把摊摆起来了,现在消防、城管还有网格员巡查,我知道了这样做的危害,我不会再放了。”该摊主表示。在过道尽头拐弯处,监督员还不忘对店主讲解了消防安全常识。为全面清除火患,南通消防部门采用“宣传劝离、回访查封、再巡查再劝离”的模式,借助物理分隔、技术改造、媒体曝光等措施,提档升级治理,督促商户业主积极投入整改。

“一方面,我们成立了消防技术服务组从划分防火分区、加装疏散逃生楼梯等方面,制定隐患整治方案,分级分层次消除业主的隐患;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更换和增设消防设施,不定时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和预警安全提示,帮他们建立起一户一档,以提升整体火灾防控能力。”南通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胡庚松说。

据了解,目前南通市各辖区的海门、通州、如东等地,已积极依托公安户籍、工商办证等基础信息,为每户业主建立了“一户一档”的底册。监督员通过现场拍照登记、现场查找隐患、核实经营品种的方式,完善底册档案,做到每家店铺信息在部门之间、单位之间互联互通,已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监管、单位负责、区民参与的社会化整治格局。

责任编辑:王松

相关链接

全国消防

新闻媒体

江苏省消防设施联网监测平台

d6ss6a5f87erwd4s7wq7er3y4t7ua47w46er782fd45d2347da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