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拼音

首页

帮助

退出

后退

前进

刷新

光标

大字

小字

颜色

白底黑字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

页面

100%

语速

正常语速

指读

显示屏

全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各地动态

南京:“智慧消防”提升城市安全能级

发布日期:2021-06-30      来源:中国江苏网 浏览次数: 【 字体:    】            

“智慧化、科技化的手段,大数据的应用与消防工作相结合,压降火灾起数,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当天,南京“智慧消防”建设助推城市安全能级提升,给媒体带来深刻印象。

走进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数据的氛围扑面而来,一块超高清分辨率的LED点阵大屏正在24小时显示全市的警情情况。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值守工作台位,除了面对点阵大屏外,每人面前还有两台正在运作的电脑。他们有的在接听工作电话,有的在监控大屏,有的在发布调度命令,整个大厅气氛紧张而又专注。

该指挥中心于2020年11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整合了119指挥中心、联网监测中心、大数据研判中心的软、硬件设施,融合了防灭火工作数据,建强防火指挥调度、灭火指挥调度、力量管理、公众服务等四大系统功能,堪称消防“最强大脑”。

上午9点,一个报警电话被指挥中心接线员接起,报警人称在南京一个仓库外看见了浓烟并伴有火光。在接线员询问报警人现场情况的同时,离起火点最近的消防车已得到准确位置并出发,此时离接警尚不足一分钟。

兵贵神速,救援更高效。

“我们通过预设的450万余条标准化地址库,系统对报警及灾害的定位已经精确至10米以内,不需要询问报警人,我们的消防车就可直接出发,大大缩短了出警时间。”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主任何星辰介绍,目前,移动指挥“一张图”已成现实,即定位后,着火点最近的消防车、周边重点单位、水源、道路通过率等信息都会清晰的显示在屏幕上。

“与原来的辖区负责制度不同,现在的派警模糊了辖区,系统掌握各个消防车的定位和实时路况,可以立刻计算出哪一辆到达时间最短,最大程度减少救援路上的意外。”何星辰表示。

灭火救援战时动态信息系统链接的不仅仅是指挥中心和各个消防站,在消防车出动同时,现场消防特勤队伍会同时收到系统发出的灾情信息,在消防车未到场前,先行到场做好外围侦查、警戒、疏散等工作,并向指挥中心和消防车反馈现场情况,提高到场处置效率。

“我们正与交管部门研究‘消防出警绿波带’方案,未来计划实现消防队从出警到现场‘红绿灯全部置绿’。” 何星辰告诉记者。

“灭火救援战时动态信息系统实现了扁平化指挥和信息完全共享,原来发生灾情手机和对讲机主要沟通工具,十分容易出现重复指挥,效率低下。” 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工程师万军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系统移动端APP,报警人、出警人、灾害类型、指挥命令和处置情况在手机上就能一览无余。

警情处理完毕后,系统还能进行实时战评复盘,全过程、全方位展示作战指挥实时信息,按时间节点,收集记录处置全过程的文字、语音、图片、影像等信息。“这就是刚刚着火的仓库3D模型图,我们可在系统上切切实实现全流程、全要素的真实复盘回放,以战养战,达成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快的目标。”万军说。

化工消防火灾演练,“高精尖”装备扎堆亮相

上午10点,在南京扬子石化化工厂内,正在进行一场消防救援演练,演练场景是玉带油库D-16号2万立方柴油内浮顶储罐发生火灾,防火堤内有大面积流淌火。

接到报警后,消防部门迅速调集化学工业园区消防救援大队、扬子石化企业专职队重型化工编队3个举高喷射单元、4个灭火冷却单元、1个供水供液单元,共计18车105人,到场处置。处置力量到场后,第一时间启动邻近储罐D-15、D-18储罐固定喷淋系统,冷却保护毗邻储罐;同时架设拖车泡沫炮、移动泡沫炮、泡沫钩管等低倍泡沫释放器具释放低倍泡沫扑灭流淌火。

记者看到,消防机器人、泡沫拖车炮先后出场,通过遥控进入火场内部探查火情。多辆大跨距多折臂高喷车在现场架设完毕,第一时间在侧上风方向向着火罐内壁喷射泡沫,形成泡沫覆盖,持续打击罐火。罐火扑灭后,救援人员又继续对着火罐及其邻近罐进行持续冷却,待温度恢复正常后,停止射水。短短半个小时左右,大火就被顺利扑灭。

近年来,南京市“智慧消防”为化工灾害事故处置提供有力支撑。调派机制上,研发智能接处警系统,细化10类化工灭火救援战术预案,实现化工灾害事故“一键式”调派。辅助决策上,研发作战指挥App,实现指挥中心与手机终端实时互动,人员、车辆、装备位置和实时状态一张图呈现;建立灾情信息感知网络,开展化工园区数据建模,同步防灭火基础数据,建立化工灾害知识库,辅助实现精准科学指挥。效能提升上,打造后方指挥部,优化指挥中心人员配置,建立全勤指挥席位,着力解决“一长三慢”(接警时间长、出动慢、到场慢、展开慢)的初战处置问题;建立化工火灾模拟指挥训练平台,定期开展案例复盘和桌面推演,实现化工火灾扑救线上线下互动学习考评,达到作战指挥深度融合。

凭借这些“高科技”装备,南京消防部门先后成功处置“10•9”金陵石化炼油厂、“3•30”扬子石化烯烃厂、“1•12”扬子石化橡胶厂等多起有影响事故,并参与靖江“4•22”火灾、响水“3•21”爆炸等重大事故增援。

“互联网+监管”, 筑牢基层消防安全“防火墙”

消防通道是小区的生命通道,如果被占用,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辆无法快速进入小区,会延误救援时机,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打通“生命通道”工程作为市政府2021 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重点为了解决背街小巷、住宅小区、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车通道不畅通、消防登高作业场地被占用等问题。

当天,记者在江宁区东山街道秦湾景园小区了解到,该小区试点了消防车道占用监测系统,对消防通道进行24小时监测,有效地破解了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老大难”问题。

江宁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监督员吕天杰介绍,一旦出现消防通道占用行为,系统就会自动播报“此区域禁止停车”,并伴有声光提示。同时,还会将现场的消息推送给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哪个具体位置有辆车占用了消防通道,物业就会通知业主来挪走这辆车。

试点以来,这个小区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况大大减少。

引进智能报警系统,打通“生命通道”工程,仅仅是南京市“互联网+监管”,筑牢基层消防安全“防火墙”的一个缩影。

南京市“九小”场所约15万家,对于“九小” 场所的日常管理,量身定做“移动消防勤务平台” “消防特勤之家”。 在执勤过程中,消防特勤深入到南京的大街小巷,借助平台,采集九小场所的基础信息,生成 “二维码身份证”,上传至“九小场所数据”中心,对于隐患单位当场打印出《消防责令整改告知书》,告知商家隐患危害,对不予整改的线上派单给监管单位,进行联合整治,形成隐患消除闭环。

针对南京老城区街巷多、道路窄,水域地区沿河火灾扑救困难,大型消防车无法及时到达等实际情况,南京市消防联合多部门,创新研发智能微型消防车和无人机,构筑灭火救援前沿阵地,随车搭载GIS信息系统、4G图传设备等,配备一整套专业化消防设备。

火灾最重要的是防范,今后南京市还将继续在推广应用智慧消防管理模式上狠下功夫。

推进消防物联感知系统建设。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感知网建设,融合高分遥感、北斗导航、无人机、物联传感器等空天地探测手段,着力突破多源情报融合、知识图谱分析挖掘等关键技术,形成多维多尺度的灾情研判感知与情报侦察网络;

通过“政府投资+市场供给”模式,推进对城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综合体、化工单位消防设施水压、水位的感知监测,为城市消防管理提供针对性的智能分析和分级预警等功能,全面提升应急处置现场的立体化感知能力。

责任编辑:王松

相关链接

全国消防

新闻媒体

江苏省消防设施联网监测平台

d6ss6a5f87erwd4s7wq7er3y4t7ua47w46er782fd45d2347da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