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江苏省消防救援队伍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解难,各地结合消防救援工作实际,纷纷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头等大事,多方协调推进,力求突破。近日,记者在“学党史走基层办实事”媒体看消防环省行活动中,通过对淮安、泰州、常州、无锡等地消防部门的采访,深切感受到各地消防部门在用心学党史、用情办实事,一次次身体力行、一件件民生实事,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写下温暖的注脚。
消防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西新桥二村社区是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共有住宅楼117幢,居民2700余户。一走进小区,密布的楼栋、斑驳的外墙,绿树掩映下的狭窄道路,颇有年代感。记者走进83岁的王玲娣阿姨家,这个位于一楼的老套间虽然光线偏暗,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王阿姨是位独居老人,她把记者先带到厨房,指着天花板上安装的独立式烟感报警器说,社区为他们这些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了烟感报警器,一有情况社区人员就会前来查看。还赠送了灭火器,有专人进行“一对一”安全帮扶,让她感到很“定心”。除了王阿姨“定心”,社区居民现在都很有安全感。因为自去年起,街道、社区着力打造“三分钟消防救援圈”项目,建立了由社区党员干部、居民小组长、网格员、社工等35人组成的消防志愿者队伍,构建网格化快速灭火救援体系,按网格划定快速灭火单元,逐步解决长期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记者在小区随处可见细心养护的消防栓,消防栓上面挂着写有“定心水”标志和编号的醒目养护牌,还有多个电动车智能充电点。据常州市消防支队钟楼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姚汉涛介绍,西新桥二村社区“三分钟消防救援圈”初具规模,实战中微型消防站人员设备三分钟就能赶到现场,并且成功处置了两起初期火灾,大大缩短了灭火救援响应时间和作战半径,筑起了社区安全“防火网”。
在金坛市中心的吾悦广场一楼,记者见到了经多次检查后贴上查验完备二维码标志的防火门。据广场物业主管介绍,整个吾悦广场一共有512个防火门,过去都是自己检查,发现问题但经常整改不到位,存在很大消防隐患。去年在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部署开展的防火门安全使用专项检查治理行动中,广场对所有的防火门进行了检查,对检查过的防火门贴上相关标志,并要求保安人员每天扫码检查。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姚金波告诉记者,防火门安全使用专项检查治理行动是常州消防为贯彻落实市长办公会精神,着力解决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等问题,维护全市火灾形势稳定,通过消委会平台迅速部署开展的专项行动。行动组织全市各地、各行业主管部门合力动员社会企业单位自查整改,全面梳理整治防火门在使用、管理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防火门安全使用专项检查治理联合市政府督查室成立7个核查小组,采取“四不两直”、随机抽取方式核查160个公共场所1329樘防火门,有效提升了全市企业单位和场所特别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解决部分长期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等习惯性违法问题。姚金波说:“有人认为防火门检查犯不着进行这样的大行动,但是正因为很多人有这种想法,才使得一些高层综合体的小火灾酿成大灾难。消防安全工作没小事。”
智慧消防守护老旧小区安全
在无锡著名的物联网智慧科技“雪浪小镇”旁,有一个社区水乡苑。社区成立于2011年4月,共计总户数约4300户,现有常住人口8986人,居民主要是拆迁安置户。得益于“雪浪小镇”的智慧科技辐射,水乡苑社区现如今已成为构建了从高空到地下,从室内到室外的全方位、立体化物联感知消防安全体系的全省首个智慧小区。
记者在小区里看到几个路面消防栓,跟一般消防栓不一样的是,这些路面消防栓下部全部安装了一个小方盒子——压力监测器,实施水压检测,一旦水压偏低就会触发报警。随意走进一户居民家中,厨房中一般会比其他小区多两个“小玩艺”:一个是装在燃气管上的燃气报警截断阀,一个是烟感报警器。它们除具有现场报警功能外,还能将实时安全数据迅速回传水乡苑社区系统后台,由就近的网格员第一时间接受指令前往处置。对于经常触发警报的情形,社区民警进行数据分析、实地查验,从而对症下药、消除隐患。除此之外,社区的新玩艺还有架空层明火探测器、电动车智能充电站、住宅楼电梯电动车自动阻车系统等,这些高科技产品将一个老旧小区打造成令人惊叹的智慧消防社区。据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代支队长周智介绍,智慧社区消防社会化服务系统建设项目是无锡消防利用多维数据叠加采集技术,大数据存储、分析技术,对前端各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分析,通过分析找出现状的各类实时情况,应用于城市社区火灾防控“自动化”,灭火救援指挥“智能化”,执法工作“规范化”。尤其是针对老旧小区、九小场所的消防情况能做到精准防控、协同共治、服务实战、服务民生、警地融合,并对全市社区消防管控、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泰州市姜堰区南大街商业街区,是省级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为整治区域性火灾隐患,近日,泰州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投入了500万元,完成了新市民广场和南大街的火灾隐患整改。整改过程中,泰州市姜堰消防还积极探索“智慧+网格”建设,瞄准火灾隐患防控靶心,打造消防精准管理新模式。记者走进南大街一家名为俏宜的火锅店,发现天花板上安装了物联网烟感装置。记者们在现场当即做了个实验,当周围有浓烟的时候,烟感很快就会发出报警声。姜堰区罗塘街道专职消防监督员王俊冬告诉记者,智能烟感报警系统报警后,会将消息传送至经营户主和营业员的手机APP上,同时发送至街道综合指挥中心。接收到信息后,经营户主、社区网格员和微型消防站队员都会第一时间对报警信息进行核实。在南大街的街边,还安装了智能消防栓,通过装在上面的传感器,一旦发现压力不足或者漏水的情况,就可以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在当地锦绣佳园小区内,智能预警系统也很好地解决了小区消防车道乱停乱放难题。
真心服务传递“火焰蓝”温度
姜堰爱华养老院是泰州市姜堰消防救援大队坚持接力服务32年的一家普通养老院。6月30日正是消防大队的敬老服务日,当记者走进养老院时,消防员们正在院里忙乎着,有的在院里打扫,有的在帮老人们理发,有的扛着大米食油进进出出,人最多的地方是消防员又在给工作人员演示消防栓使用方法。
据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叶兴亮介绍,除了这家消防员接力服务的养老院,泰州消防正在为全市的养老机构筑牢安全屏障,主要是以“治”防患。由市民政局牵头,消防支队、财政局和各街镇政府参与配合,在全市范围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整治结果纳入政府年终考核;支队联合民政局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联排清理,建立隐患清单,研制“一患一策”“共患联治”的整治方案;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老弱病残独”家庭免费安装点式报警和简易消防设施,开展特别困难老人住宅室内电路改造,首批改造1000户,联系专业消防维保公司落实定期检测和维保,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防护等级,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和谐的颐养环境。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学史力行,利用营区、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场馆、示范微型消防体验室,因地制宜建设了10个“火焰蓝驿站”,成为当地消防便民服务举措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记者在淮阴区王营消防救援站看到,设在站门口的“火焰蓝驿站”面积虽小却功能强大。站内设有党团风采栏、消防宣传角、队站文化墙,主要承担着“宣传教育服务、便民助民服务、抢险救灾服务、洁美家园行动、区域文明和谐创建、困难帮扶服务、未成年帮扶、志愿无偿献血”等八项志愿服务功能。
在休息区,驿站有凉茶、白开水供往来群众饮用,配置了雨伞、充电宝、维修工具、医药箱等便民物品,让群众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出门走累了,正想歇歇脚,听说附近消防站有这样服务群众的地方,就来了。消防员还给我科普了很多家庭消防安全知识,以后回家再也不将电动车乱停乱放了,这样的便民服务很贴心,很实在,真不错。”双和社区李大爷说。(记者:王小琴 王 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