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战背后的“黑科技”
在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奋战新乡卫辉的12个日日夜夜里,信通科技手段持续不间断提供数字化支撑,贡献智慧和力量。
1、快速响应,立即行动
7月22日夜,23名通信员,2辆通信指挥车、7套卫星便携站、26套图传设备、16架无人机、14部卫星电话及照明设备、备用电源、油机等装备,星夜驰骋遂行通信保障。
信通保障组抵达后,快速部署无人机作业任务,对新乡市周边辉县、凤泉区、卫辉市、卫河、共产主义渠等地实施战术侦察。
侦察发现共产主义渠西曲里段右岸有一道90米宽的决口。指挥部根据侦察视频,科学评估排涝救援作业任务,合理部署救援力量。
公渠决口处二维正射图
2、科学研判,数据先行
指挥部提前评估灾情发展,调派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卫星便携站,对卫辉市实施1000米高度高空大范围视频侦察,通过卫星链路在无公网情况下,顺利将无人机侦察画面回传,提前预研卫辉攻坚战力量部署。
为加快数据采集效率,调派联动单位垂起固定翼无人机飞行11架次,拍摄照片9900张,获取了地面分辨率10厘米的卫辉市及卫河两岸393平方公里影像数据。
卫辉市南部核心城区高清二维影像图
卫辉市及卫河两岸二维正射图
现场通信力量日以继夜处理航拍的海量数据,生成大作业面直观可视二维正射影像,提供给指挥员研判决策。
江苏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组
3、持续侦察,辅助决策
卫辉市受淹面积大,作业任务重,总队自主研发的5G全景VR无人机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搭载在无人机上的全景相机,配合应用“应急云播”系统,实时高效回传卫辉市内受淹区域全景视频,方便指挥员全方位、多视角直观掌握受淹区域情况,科学部署救援力量、选取泵组抽水位置。
携带VR全景相机的无人机系统
4、挂图作业,效能倍增
通信保障组创新应用无人机视频侦察和图上标绘作业,每天两次结合无人机视频侦察,绘制“卫辉市道路淹没实景图”,供前方指挥部决策使用,提高作战指挥效率。
经过数天鏖战,卫辉市主干道基本打通。通过三维建模比对结果研判,前方指挥部集中力量,发起攻坚,历经15个小时昼夜鏖战,累计排水35万吨,积涝水位降为0,周边道路恢复通行。
排涝前后三维对比图
在卫辉防汛排涝作战中,现场应急通信队伍用实际行动践行黄明部长提出的“组成网、随人走,不中断、联得上,听得见、看得清,能图传、能分析”的总体要求,信通服务保障实战能力经受住了考验,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