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处置应急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检验“1+N”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专业队建设成果。11月5日晚,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镇江苏宁广场开展超高层建筑跨区域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陈志昂、镇江支队主官参加演练。
镇江市京口区苏宁广场超高层建筑共77层,高度338米。此次演练模拟超高层建筑24层因使用电焊设备工作时引燃周边装修材料,内部堆积可燃物较多,火势蔓延迅速且浓烟较大,多名人员被困。镇江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按照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项预案一次性调集7个消防救援站、20辆消防车、100名指战员赶赴现场处置。总队指挥中心接报后,跨区域调集扬州支队高层供水单元、高喷灭火单元3辆消防车、17名指战员赶赴现场增援。
此次演练立足于破解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现实难题,重点针对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编成调度与数字化预案辅助决策、作战行动安全与风险管控、“1+N”建筑消防设施专业队实战应用、控灭火阵地科学设置、应急搜救分队救援、全勤指挥部标准化设置、综合战勤保障和超高层建筑供水”等方面8大课题逐一开展实兵实训。
对于超高层建筑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立即进行风险管控。即关闭燃气总阀、贯通疏散楼梯、保护避难层、设立警戒避免高空坠物伤人。
关闭燃气总阀
建筑内人员疏散
侦查小组利用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消控室核、内部侦查实等方法对火场进行研判,结合数字化预案为指挥部提供“六个方面”的辅助决策。即:1、过火、充烟的范围;2、火情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3、现场的主要方面和扑救的重点;4、人员生还的可能性,搜救的位置、途径和方法;5、控火、灭火的主要途径和阵地位置;6、现场救援可能存在的行动风险因素。
外部侦查
热成像仪寻找火源
创新性的提出“211”安全管控法,即两梯(疏散楼梯、消防电梯),一室(消防控制室),一安全(安全员)。安排专人负责管控疏散楼梯,引导疏散内部群众,专人负责启动消防电梯,快速输送人员和装备;设置消控室观察哨,利用监控实时反馈火情发展情况和固定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在主入口和进攻起点层设施安全员,对进入建筑内部人员做好空呼压力登记,评估火场内攻风险,全程监测内攻行动。
安全员检查空呼压力
消防电梯管控
消防定位系统
数字化预案辅助决策
发挥“1+N”建筑消防设施专业队建设成果,到场后迅速占领“一室一器三房”。利用消控室侦查,消火栓系统、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房应急起泵、防排烟设施等协助灭火作战。
1+N消防设施操作专业队占领消控室
1+N消防设施操作专业队操作水泵房应急供水
充分贯彻“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原则。内攻小组利用墙壁消火栓就近设置水枪阵地,利用举高车直接铺设供水干线,保障火场用水。使用“密闭房间灭火技术”,采取限位措施、房门稳固、水枪扫射等避免轰然伤害。根据起火位置,利用不同楼梯分别实施灭火进攻和疏散救人,避免相互干扰。
內攻灭火
高喷灭火
应急搜救分队按照“起火层—起火层上一层—顶层—起火层以上其他楼层—起火层下一层”的顺序实施分工搜索,起火层搜救按照“起火房间—起火房间两侧房间—起火房间对面房间—其他房间”的顺序实施,通过扫描搜索、连线搜索、派出搜索三种方法开展搜救。在建筑外部利用举高消防车搭建“生命通道”,转运被困群众。
举高车救人
全勤指挥部到场后,接管指挥权实施统一指挥,成立“一部六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在地上4层、100、200、300米处分别设置自组网设备节点。利用数字化预案和4G图传系统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实时推送建筑内部火情发展情况和处置要点,为全勤指挥部快速反应、研判灾情、科学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架设4G单兵
搭建中继台
运营商联动
一部六组
在现场设置保障营地,分设器材物资保障区、车辆装备维修区、供水供液区、医疗救助区以及生活保障区,就地开展了车辆故障排除、装备物资保障、现场充气、远程供水、指挥点搭建等科目。
远程供水
战勤保障
集结讲评
副部长陈志昂现场指导
演练结束后,陈志昂副部长进行了总结讲评并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狠抓基础工作落实。做好超高层建筑日常安全防范和熟悉演练;二是要继续加强“1+N”建筑消防设施操作队伍建设。熟悉超高层建筑特点,掌握建筑水系统设计,实地开展疏散救援训练。三是要做足应急救援准备。强化联勤联动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一旦有险情、灾情,随时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