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截至目前,扬州市消防救援队伍处置社会救助类警情共计1486次,占警情总出动量的21.42%,比去年增长58.59%……这些数字,令我市消防员们既骄傲又无奈。近年来,社会救助类出警量逐年攀升,像摘除马蜂窝这类社会救助占社会总救助量的一半以上,严重分散了消防救援力量。事实上,社会救助只是消防部门一小部分工作。
现状:社会救助警情逐年攀升,近六成是摘马蜂窝
今年截至目前,我市消防救援队伍处置社会救助类警情共计1486次,其中社会救助类警情以摘马蜂窝居多,共计出动了871次,占社会救助类警情的58.61%。此外还有抓动物、高空取物、排水排涝等求助404次,占社会救助类警情的27.19%
“据初步统计,社会救助类警情以平均每年90%的速度增长。”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班长刘韬介绍,当前社会救助类警情明显增多,2019年有407起,2020年有937起,2021年有1486起。
记者了解到,消防部门虽承诺“有警必出”,但是主要职责还是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
问题:求助电话五花八门,社会救助分散救援力量
据了解,我市各消防救援站配备的消防救援人手有限,忙碌的背后有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消防力量的“透支”。
事实上,社会救助只是消防部门的工作职责之一,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才是消防部门的主要任务。日常救援工作中,我市不少消防救援站常遇到三项任务互相冲突的情况。刘韬回忆:“今年7、8月份,我市遭遇暴雨天气,因地势低洼,老城区的一些小区被淹,影响群众日常生活,接到报警后,消防员纷纷出动。”碰巧的是,消防员帮助群众排涝抢险的同时,119指挥中心又接到了该辖区一户居民家中起火的警情,亟待救援力量灭火排除险情。
然而该消防救援站的救援力量有限,社会救助类警情分散了部分救援力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灾扑救。“为了及时扑灭火灾,我们只得从附近的消防站抽调人手。”刘韬说。
近年来,我市消防部门接到的求助电话真的是五花八门,有让帮忙开锁的,有让摘除马蜂窝的,也有叫消防员抓猫、抓蛇、抓老鼠的,甚至有晾晒的被子滑落至楼下居民家晾衣架上,请消防员前去高空取物的。
新招:扬州消防发布招募令,呼吁公益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一边是逐年攀升的社会救助警情,一边是有限的消防救援力量,为了保证各项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扬州市消防救援部门于近日发布了公开招募令。
记者看到,在扬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官方抖音号上,市消防部门发布了招募令,“公开招募社会救援力量协助处置社会救助类警情,如果你擅长取蜂窝和抓蛇、猫、狗、蝙蝠等,以及高空绳索救援、潜水救援、水上搜救、排水排涝等其他相关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请拨打电话和我们联系。”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科工作人员姚相宇介绍,通过网络公开招募的形式呼吁更多志愿者参与,此举主要是应对逐年递增的社会救助类警情。
“非紧急情况最好不要浪费社会资源,让一些日常小事占用应急社会资源,会对真正的急事造成削弱或影响。”消防员建议,希望市民酌情拨打119,避免浪费公共应急资源。(通讯员 吴菲菲 记者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