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警必接、接警必出、出警必联、联警必通。为提升燃气突发事件响应效率和处置能力,南京市创新部门协同方式,推进跨行业联动,构建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指挥协调机制。今年上半年以来,已高效联动处置118起燃气报修、求助等警情,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月22日,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拨打119反映热河南路某门面房附近煤气味道很重,可能存在燃气泄漏险情。让我们通过这起实际案例,看看燃气和消防部门如何跑赢时间、消除险情。
“手牵手”带动:燃气消防,专业优势互补
燃气抢险队和消防救援队是城镇燃气应急抢险的“两大主力”。以前,两支队伍相对独立,难以形成“作战”合力。应急联动指挥协调机制建立后,两部门“手牵手”协同响应,专业性和时效性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城镇燃气应急消险能力。
目前南京已有32支燃气应急队伍、52处抢修站点和709名抢修人员,但面对南京全市约1.1万公里燃气管线和320.2万户燃气用户,响应速度仍无法满足需求。
记者5月6日从南京市建委了解到,与消防联动后,依托其快速部署优势,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现场警戒、人员疏散、风险布控等前期措施,为消险处置赢得时间。
去年,南京119中心共接到燃气报修、求助、疑似警情353起,多单位应急响应、联动处置、现场核查。在处置特殊物质、特定环境、特别条件下的燃气突发事件时,消防救援队伍也存在一定业务盲区。而燃气应急力量的加入,补齐了专业性短板,有效解决了潜在威胁判断难、现场风险控制难、现场处置协调难等技术性问题。
“关键词”联动:一个平台,多方同步响应
在应急联动指挥协调机制基础上,南京建立统一的“联动快报平台”。“燃气、天然气、煤气包、钢瓶、加气站”等被设置为联动关键词,119中心接到涉及这些词汇的报警信息后,平台会自动录入,并第一时间向各方力量发送应急联动指示。
▲“联动快报平台”移动端
市建委、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燃服中心、各区建设局和燃气公司同步响应,利用平台的导航功能,可快速精准到达现场。同时,平台还可以共享出发、到达、撤离状态,并通过图文、视频形式发布现场实时情况,为燃气风险控制提供协同处置建议。
▲平台发送联动指示
“失火、坍塌、塌陷”等看起来跟燃气安全无关,但根据燃气事故处置工作经验,也有可能因为结构改变影响燃气管道安全。燃气部门协调消防部门将这些词汇也列入警情关键词,接到相关信息时,同样通过快报平台发送至联动的燃气单位,指挥应急队伍同时赶往现场查看,及时防范和消除次生衍生灾害。
“工作圈”互动:完善预案,强化应急演练
据了解,应急联动机制明确了城镇燃气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将各方应急力量纳入一个“工作圈”,进一步加强行业互动交流。通过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各单位对燃气应急联动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汇总,形成应对城镇燃气突发事件的处置合力。
在南京市建委燃服中心督促指导下,各燃气企业不断完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联动职责,做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
同时,南京还开展宣贯学习活动,对联动机制运行和快报平台操作进行培训,提高应急人员协同应对能力。开展联合演练是检验、评估和优化应急联动机制的重要途径。
各部门定期组织消防救援力量和燃气应急力量联合演练,通过跨行业、跨区域、跨警情合作,加强预案推演、战备训练,不断提高应急联动力量的专业技术水平。
▲ 城镇燃气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
燃气连通千家万户,是特大城市运行不可或缺的“生命线”。记者从南京市建委了解到,未来,南京还将推动智慧燃气平台与联动快报平台对接,从指挥端加强互联互动,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通,进一步提高城镇燃气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抗风险能力。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尹浼又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