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天气开启“烧烤”模式,最高气温直逼40℃。即便酷热难耐,但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依然坚守在高温炙烤的岗位上开展高强度训练。7月12日上午,在南京市江宁区高新园专职消防救援队,上演着一场消防员火灾内攻救援演练,当他们从260℃的燃木式集装箱内成功将“人”救出后,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作战服一拧就是一大滩水。
骄阳下消防员“全副武装”内攻260℃火场救出被困人员
当天上午10点半,在江宁区高新园专职消防救援队的训练场上,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此刻室外温度直逼38℃,地面温度超50℃。一个由5名消防员组成的火场内攻救援小组已集合完毕,他们“全副武装”,战斗服、靴子、头盔、腰带、空气呼吸器一应俱全,装备总重六七十斤。
本次演练科目为内攻真实燃烧的火场,并救出被困人员。演练在燃木式单层建筑实景模拟训练设施内进行,该设施由两个并排放置的12米定制集装箱和一个6米定制的集装箱组成。大集装箱是燃烧区,点燃木材后模拟成中性密闭空间真实火灾现场;而小集装箱则为观察训练区域,内攻画面可实时在屏幕上呈现。
集装箱内燃烧一段时间后,浓烟从缝隙处钻出,内部温度已达260℃。随着一声刺耳的警笛响起,消防车迅速赶到现场,5名消防员携带救援装备快速下车,随即开始铺设水带。安全员对即将进入火场的消防员逐一检查装备,尤其对面罩和空气呼吸气瓶进行了重点测试,保证密闭良好。
将姓名牌交由现场指挥员保管,火场内攻人员准备就绪。两名消防员用水枪对集装箱进行喷水冷却,然后利用门控技术开门检查现场燃烧情况。当门打开时,滚滚浓烟瞬间喷出,靠近门缝位置温度达56.5℃。用热成像仪对内部情况侦查后,消防员将门完全打开,用水枪对火场进行降温,随后3名内攻消防员依次进入火场。从外部监控可以看到热成像仪传出的画面,显示集装箱内火场温度依然维持在200多度。
内攻消防员控制火势后,搜寻到一名火场被困人员。现场指挥员接到信息,立即调集两名消防员携带担架进入火场将被困人员抬出,并通知110和120赶至现场。被困人员因浓烟已处于昏迷状态,消防员立即跪地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并就近寻找AED急救设备。待集装箱内明火被完全扑灭,本次演练结束,用时30分钟。
浓烟、高温、密闭的救援环境让人想逃 但只有主动适应才能更好完成任务
进入火场的消防员出来后气喘吁吁,他们全身上下已湿透,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住地往下流。在火灾中,战斗服带给消防员保护与希望,但穿着战斗服训练,就跟夏天裹在棉袄里一样。脱下已被汗水湿透的训练服,消防员们拧了拧,就流出了一大滩水。
浓烟、高温、密闭,在这样的空间里救援是怎样的感受?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消防救援站消防员王礼贤是最先进入火场的消防员,“黑、封闭、高温,这些因素很容易让人本能产生恐惧,有一种想逃脱的心情。”不过,他表示,那是自己刚加入消防队伍时的状态,现在经过长期训练已经克服了,“今天演练最大的感受就是热,但职责所在,不得不坚持。”
与普通人不同,每一位消防员都是24小时待命,而且突发险情随时可能发生。南京市轨道交通大队汉中门消防救援站站长王宇介绍,本次演练的场景,已经接近于真实火灾情况了,侦查、排烟、救人、灭火等科目都按规范完成。至于为何选择在高温天气演练,他表示:“在真实火灾救援时,温度会比今天演练时还要高,我们只有主动适应高温,让人体机能逐渐适应,才能保证在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时更好地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