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崇川区天生港消防救援站光荣入选。这是一个年轻的集体,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96%。自建站以来,他们敢打敢拼、创新有为,以火热的青春、坚强的意志,书写蓝焰荣光,成为江苏消防救援队伍的一面旗帜。
在天生港消防救援站营区内,消防员们积极利用营区内部器械,开展技能训练,确保战斗力不减的同时,队员们也主动发挥创新能力,针对辖区船舶火灾和高速公路抢险救援多的特点,主动改进训练科目,建设真火模拟训练室,加强在浓烟、高温、噪声等情况下的心理训练,突出战术演练与合成训练,有效提升特殊情况应对能力。当前,新能源汽车使用率越来越高,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近期,救援站研发的电动汽车冷却控火套件也已投入使用。天生港消防救援站班长朱禹对记者说:“近年来,我们紧盯社会新业态和火灾新形势,立足现有装备器材开展改良创新,更加贴近实战,研发出的电动汽车冷却控火套件、电气动联用破拆工具组、常见危化品防护要点速查系统app等科技创新项目在队伍内部得到推广。”
能创新,也能战斗,凭借过硬的抢险救援本领和一流的为民服务水平,天生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始终冲在危难一线,完成山东寿光洪涝灾害增援、“3•21”盐城响水跨区域增援、河南郑州抗洪排涝和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抢险救援任务,保护国家和群众财产数十亿元,年轻的战士们也在一次次历练中得到成长。天生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杨忠杰告诉记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1月7日的泰州格林美钴业有限公司火灾,这是我入职以来经历过的最大的火灾扑救,期间跟着大家一起顶着高温,趟过齐腰深的积水,在前线架设了移动炮,铺设供水干线,设置水枪阵地,虽然很累,但是我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意义。”
天生港消防救援站还坚持完善青年志愿服务,与特困学生、失独家庭、老红军、磨刀老人、退捕渔民等结成帮扶对子30余个,与驻地80余家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成为爱民亲民、弘扬雷锋精神的典范。天生港镇街道新闸村居民戴连风说:“对我们辖区的帮助也很多,比如说夏天下大暴雨的时候,有时候排水不畅,有点倒灌,有点淹的情况下,我们只要一个请求,他们马上就会派车派人。”
建站47年,薪火相传,天生港消防救援站累计获得180项省级以上荣誉,连续6年被共青团中央和公安部联合命名为“全国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天生港消防救援站站长王贺明表示:“此次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我们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奋斗,也蕴含着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认可。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传承发扬队伍的优良传统,以敢打敢拼的过硬作风护航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青春增添奋斗的色彩。”(记者 成星宇 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