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拼音

首页

帮助

退出

后退

前进

刷新

光标

大字

小字

颜色

白底黑字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

页面

100%

语速

正常语速

指读

显示屏

全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民消防 >  媒体报道

【中国应急管理报】向新出发 以安为基 江苏加强涉锂新能源火灾防控处置

发布日期:2025-01-10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浏览次数: 【 字体:    】            

1月4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专栏刊登《向新出发 以安为基 江苏加强涉锂新能源火灾防控处置》。

生产线一字排开,机械手臂灵活挥动,智能物流车有序穿梭……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LY5-1厂房,犹如科幻世界,平均1秒钟,就有一块动力电池电芯下线。

科技感扑面的背后,澎湃着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以质为核,向新出发,需要以安为基。

发展速度快、燃烧时间长、救援难度大……面对新能源火灾的防控难题,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建立与产业转型相适应、相融合的火灾防控处置体系,努力担负起为江苏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责使命。

新挑战,认清“五个交织”

动力电池电芯产量占全国36.3%,太阳能光伏产量占全国32%,全省“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占全国18.4%……

在江苏,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获多个“全国第一”的新能源产业,正在驶入发展快车道。

“新风口”正在打开,新挑战接踵而至。

“新能源产业在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迭代应用,带来了新的火灾风险与安全隐患。”在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邓立刚看来,消防安全风险更高、灭火救援难度更大的是以锂电池生产和回收、电化学储能电站等为代表的涉锂新能源企业。

2023年6月24日,乐金显示(南京)有限公司发生火灾,起火部位为锂电池厂房顶部的技术夹层。该夹层高3.5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燃烧物为电缆桥架。火灾发生后,烟气迅速蔓延至夹层内部,由于火点隐蔽,导致扑救困难。

“考虑到工艺连续性,锂电池厂房大多采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不同工序之间通过升降井、传动带实现水平和竖向贯通。”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林佳介绍,厂房顶部普遍设有技术夹层,其内部各种净化设备、送回风和电缆管道密集,有的厂房与厂房之间设置连廊,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呈立体发展趋势。

除立体和平面交织外,生产和储存交织风险亦不容忽视。

“锂电池厂房的化成、老化、静置、分容等工序,大都采用高位货架,电芯数量多、摆放密集、能量集中且处于活跃带电状态,具有起火概率高和储存火灾荷载大的双重风险。”江苏省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王峰说。

2024年6月16日,镇江孚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火灾,起火的老化库内存放5万余个电芯,毗邻的静置库存放约160万个电芯。一旦因热失控引发连锁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与立体和平面、生产和储存交织相伴的,还有大空间和小房间、设备和物料、涉密产品和普通原料的交织。

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吴宜猛介绍,锂电池厂房一般兼具大跨度和洁净厂房的双重特性,多采用“房中房”结构,内部按照生产工艺需求分割为多个大小不同的洁净房间,进出路线迂回曲折、纵横交错。同时,厂房内部各类精密设备布置密度高,不同火灾危险性的物料散布于生产线各工艺段。

“一些企业基于工艺保密要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溶剂、添加剂等物料的外包装上只有代码标识,与其他普通原料同区堆放,因物质种类和燃烧风险不明,容易导致应对处置不当的问题。”吴宜猛说。

着眼“防”,强化关口前移

“热失控是制约锂电池安全的最大痛点,尤其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液体电解质体系,是诱发电池热失控的关键因素,但受技术限制,短期内尚无有效的替代物质。这种情况下,如何减少致灾因素、降低火灾风险,是当前我们优先考虑的重点。”邓立刚说。

然而,面对“五个交织”的复杂风险,把防的关口前移,让护的“盔甲”变厚,曾面临着标准滞后、无所适从的窘境。

林佳在基层调研时发现,由于涉锂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消防标准滞后于产业技术更新迭代,不少锂电池厂房普遍按照丙类厂房火灾危险性进行消防设计,与其高危险性不匹配。此外,涉锂新能源企业现有的探测、报警、分隔等建筑消防设施,与工艺防火需求不相适应。

为防控消防风险,一些涉锂新能源企业愿意花钱,“量身”研发工艺消防设施,但由于缺少成熟的应用规范和检测标准,往往“花了很多钱,但解决不了问题”。

位于江苏盐城的某新能源企业,一次性投入约800万元,建设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每年还投入上百万元用于维护。“在面积较小的密闭空间里,二氧化碳能起到灭火作用。但是这家企业厂房太大,且不是密闭的,等二氧化碳扩散到一定浓度时,火势可能就无法控制了。”林佳说。

有标可循、有规可依,成为企业所盼、安全所需。

“我们按照标准一次性做好,又能防控火灾,又能少花钱,一举两得。”中创新航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安全总监乔栋说。

2024年3月,常州市出台《锂离子电池工厂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这个由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会同龙头企业起草的标准,围绕锂电池生产中的化成、老化、静置、分容4类高风险区域,明确了8类岗位人员消防安全职责和快速探测、早期预警、初期处置3类技防要求,细化了平面布局、防火防爆、通风排烟、安全疏散、探测预警、消防设施等21项安全管控措施。

李向阳是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科科长,在他看来,地方标准的出台,向锂电池企业公开了一条可靠路线,避免“今天上这套消防设备,不好用再换其他设备”的浪费。

如今,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常州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正在会同有关单位,抓紧研究起草锂电池工厂消防安全的省级地方标准。

“新能源是新生事物,如果检查没有指南指引,就如同盲人摸象,发现不了问题。”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副处长丁阿平说。

丁阿平介绍,目前总队正在针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加工企业、电化学储能电站、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电动汽车销售展示和停放充电场所、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等五种类型场所,分类制定火灾风险指南和自查检查指引,努力做到普遍适用、重点突出、没有遗漏。

发力“救”,加强研训研战

吴宜猛在救援一线奋战20余年,与火交手近千次。提起新能源火灾扑救,他直言“颠覆以往灭火理念”。

吴宜猛介绍,锂电池火灾通常为固液气三相混合燃烧,加上其自反应、自放热、自生氧及持续放电的特性,采用传统灭火方式很难奏效,是公认的世界性灭火救援难题。

“不好防、不易灭”并非躺平理由。围绕灭早灭小,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主动作为,加强新装备、新技术、新药剂及灭火技战术研究,努力锻造“金刚钻”、干好“瓷器活”。

在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LY5-1厂房,近期配备的装有新型复合药剂的背负式泡沫灭火装置异常醒目。这个集中了注液、化成、静置等高危险工序的厂房,最让公司安全主管马山庄放心不下。如今,看着厂房里的新家伙,马山庄心里吃下一颗“定心丸”。

原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成立攻关组,针对目前理论上对锂电池火灾有抑制作用的5类设备及药剂,进行多轮实战效能对比和专家研讨。经过数十次不同场景测试,最终确定背负式泡沫灭火装置效果最优,具有发泡颗粒小、粘附性强等普通泡沫发生器所不具备的优势。

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还与企业共同论证,研发了集高密集、强冷却、抗复燃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复合药剂。背负式泡沫灭火装置和新型复合药剂的组合使用,对锂电池生产环节以及电动自行车火灾,能发挥较好的降温、降烟、降毒等作用。

▲消防员利用背负式高效灭火装置开展新能源汽车火灾灭火演练

工欲善其事,既要“利其器”,又要“得其法”。

“以前,不少消防救援人员把新能源火灾当成普通火灾来扑救,没想到结构这么复杂,处置难度这么大。”林佳说,一些灭火实战中,存在对处置对象不了解、对次生风险认识不足等问题。

掌握应对之策,摸索制胜之道,基层呼唤一本教科书、工具书。

2023年,邓立刚主编了《新能源新产业消防救援技术》一书。这本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的书,聚焦新能源火灾处置难点、焦点和痛点,围绕锂电池生产和回收利用厂房、光伏组建生产加工厂房、锂电池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站火灾等,阐释了处置要点,总结了实训操法。

罗华欣是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水上大队副大队长。“新能源行业发展很快,灭火技战术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如今,盘旋在他脑中的许多疑问,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不仅“书中学”,还有“练为战”。

在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玉龙路特勤站里,坐落着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新能源产业实训基地。这个建于2023年12月的基地里,分布着光储充、锂电池生产厂房、储能电柜、新能源汽车等模拟训练设施。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常州市建成新能源产业实训基地

真烟真火、实战实训之下,队伍不断砥砺精兵,战法操法“百花齐放”。

针对新能源汽车火灾扑救,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探索出“低倍压制+围挡阻隔+中倍覆盖”的战法;针对新能源厂房大跨度特点,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编组新能源厂房屋顶破拆分队,开展破拆技术“小班化”教学培训……

潜心磨一剑,一朝露锋芒。

2024年11月5日,位于常州市的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发生火灾。这个长98.5米、宽96.5米、高23.53米的仓库主体为钢结构,储存着约4万个磷酸铁锂、三元锂电芯。火灾发生后,32辆消防车、180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仓库内,货架林立,随时坍塌,内攻困难;仓库外,外墙大面积脱落,坠物不断。供水泵组快速搭建,无人机侦察指引,高喷车精准打击,移动炮堵截控火,工程机械破拆……前后方一体化指挥,“空天地”立体化协同,大火在2小时内被扑灭。

面对倒悬之危、累卵之急,何以布阵有策、灭火有方?吴宜猛给出的答案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正是日常注重研学研训,我们才没有恐惧之心,战法上才得当有力。”

新能源技术路线“百花齐放”,防控火灾任重道远。

“新能源产业消防安全是一个大课题,涉及领域多,在搞好防和灭的探索实践外,还要进行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深入研究。”邓立刚说,总队将继续推动关口前移,强化研训研战,切实固防范之本、强处置之基,努力防范化解消防安全新风险,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松

相关链接

全国消防

新闻媒体

江苏省消防设施联网监测平台

d6ss6a5f87erwd4s7wq7er3y4t7ua47w46er782fd45d2347da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