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拼音

首页

帮助

退出

后退

前进

刷新

光标

大字

小字

颜色

白底黑字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

页面

100%

语速

正常语速

指读

显示屏

全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各地动态

南通:“三位一体”模式推动社会面小场所精细化治理

发布日期:2025-04-09      来源:南通日报 浏览次数: 【 字体:    】            

社会面小场所作为城市“毛细血管”,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烟火气息,但其面广量大、业态复杂的特点也给安全治理带来挑战。连日来,南通市陈桥街道创新采取业务培训、宣传教育、数字赋能“三位一体”治理模式,今年累计整改安全隐患1291处,为325家小场所建立动态安全档案,探索出一条精细化治理新路径。

锻造专业巡查队伍

“现在通过系统能精准识别燃气软管老化、灭火器超期等多种高频隐患。”街道安全巡查员小李边演示“崇川区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边介绍。近日,陈桥街道严格对标《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了覆盖97名巡查员的专题轮训。培训内容涵盖系统操作全流程解析、餐饮场所专项检查要点等实务课程,特别设置“情景模拟+现场答辩”考核环节,确保巡查员熟练掌握场所分类界定、隐患闭环处置等技能。

激活主体责任意识

“每日自查三步走:查设备、看线路、清通道。”3月28日,在仁和社区“商户安全课堂”上,社区安全专员正指导好又多超市老板使用自查打卡小程序。据了解,街道创新推出“1+N”宣教模式,以9个社区(村)为阵地,组织网格员、消防志愿者开展行动,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手把手指导各类小场所业主每日认真落实打卡自查,明白“自查标准是什么、隐患如何找、怎么去闭环”。目前,街道辖区212家商户已掌握隐患自查自改技能,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现在每天开门三件事——扫卫生、点货品、查安全。”天和社区福城家宴大酒店店主顾红兵说。

构建智慧治理网络

“天元汇‘美笑佳’门店信息补录已完成,隐患整改期限设定为72小时。”街道综安办大屏实时跳动着巡查数据。依托数字化治理系统,街道建立“采集—录入—派单—整改—复核”全链条机制,组织街道多名网格员开展“扫街行动”,通过GPS定位确保场所信息“五要素”——店招、分类、地址、照片、证照准确率达100%。针对新开业商户,创新推出“即时响应机制”,巡查员戴陈媛在发现“美笑佳”门店信息异常后,综安办2小时内即完成现场核验和数据修正。目前系统已归集325家场所安全档案,实现隐患整改平均时长压缩至48小时,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3倍。

“我们把责任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的有力抓手,形成清单管理、动态更新的机制,构建责任范围更清、条块结合更强、风险巡查更准、隐患处置更快的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工作新格局。”街道综安办副主任王培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常态巡查、精准治理、宣传培训三项年度重点工作,深入开展社会面小场所风险排查治理,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作者沈斌)

责任编辑:王松

相关链接

全国消防

新闻媒体

江苏省消防设施联网监测平台

d6ss6a5f87erwd4s7wq7er3y4t7ua47w46er782fd45d2347da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