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认真贯彻落实总队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为抓手,通过紧盯重点岗位明责履责考责、紧盯重点部位规范流程标准、紧盯重点环节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推动重点单位“风险自知、安全自查、隐患自改”,取得初步成效。
4月16日上午,市政府召开全市消防工作会议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推进会。会议要求:
1、要深刻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2、要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消防安全责任传导贯穿到最后一公里;
3、要抓好消防除患攻坚的重要任务,在深化专项整治上下功夫、求实效;
4、要坚持眼睛向下、强化基层治理,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本领;
5、要以极限思维、底线思维聚焦“打得赢”,提升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能力。
4月18日下午,支队召开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现场会。会上,消防部门围绕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管控、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深化信息化手段运用等内容,组织开展了“面对面”、“手把手”式培训指导,帮助单位进一步明确标准化管理“抓什么”、“怎么抓”。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雨花万象天地、建邺区社会福利院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
南京雨花万象天地
南京雨花万象天地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通过紧盯重点岗位明责履责、紧盯重点部位规范流程标准、紧盯重点环节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努力做到“风险自知、安全自查、隐患自改”。
1、抓“明责+履责+考责”,织密责任网
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每个岗位细化岗位职责,并通过消防培训全员覆盖、演练全业态参与,确保人人熟练掌握“一懂三会”要求,构建“ 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责任管理闭环。
2、抓“人防+物防+智防”,筑牢防火墙
深度应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统,通过“赋码管控”,明确每日巡查、每月维保、每季度检查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标准。全面推广各类消防物联网监测设备,建好用好消防设施远程联网监测系统,做到“应接尽接、能接尽接”。
3、抓“动火+维保+快处”,化解风险点
▲动火作业管理
事前严格审批流程,确定有资质的动火作业人员,推广应用数控安全焊机,实施“见码动火”机制;事中严格落实现场监护措施,规范动火现场移动围栏防护,配备动火作业监护车等器材,探索以AI图传监控有效防止违章动火、抽烟等行为。
▲强化消防维保
以信息化手段锁定维保人员资质和作业行为,定期研判维保服务质态。
▲应急能力建设
落实“1、3、5”处置要求 ,结合实际将微型消防站提档升级为快速处置队,配齐配强移动式火灾隔离装置、锂电池高效灭火剂等实用新型装备,加强与属地消防站联勤联训,提升快速响应、快速处置能力。
建邺区社会福利院
南京市建邺区社会福利院对照《创建标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从消防责任落实,到消防设施管理,再到人员能力提升,建立了 一套完善的制度,并予以落实。
1、责任体系建立
严格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消防安全责任体系,针对不同岗位,编写员工消防安全应知应会手册。
2、消防设施设置
配置各类智能设施设备,聘请第三方消防服务机构强化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确保其处于完好有用状态。
3、日常消防管理
▲找准重点
对所有重点部位、设施采用标识化管理,逐一明确责任人、维护人,设置A、B角,确保管理24小时无死角,无盲区。
▲强化巡查
严格对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系统的要求,严格落实2小时巡查制度。
▲管控风险
针对老人居室内电气使用、吸烟问题,专门研究对策,扎实做好对风险源的精准管控。
▲消防能力提升
强化入职护理员消防技能培训,设定不同的场景,开展实战化演练,确保每名护工都是设施设备操作人、老人疏散引导者。
▲应急事件演练
针对不同老人的身体状态和不同时间段的风险,制定“一对一”的疏散预案;结合夜间特点,针对性开展实战演练,提升了应急处置的能力。
下一步,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将发挥综合监管职能,会同重点行业部门和属地,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步骤,督促指导社会单位突出抓好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能力,坚决守好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田,为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