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地下车库内电动汽车发生火灾,灭火救援人员携带背负式特种灭火设备控制锂电池燃烧爆炸;模拟化工企业发生火灾,高喷车搭载自动铺设水带机器人进入现场;模拟高层建筑突发火灾人员被困,无人机装备、机器狗等各司其职开展搜救工作……18日上午,在南京举行的省消防救援队伍实战化训练改革成果展暨深化执勤岗位练兵提升新质战斗力誓师动员大会上,聚焦新场景、新战法、新装备的消防救援实训成果集中亮相。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江苏有涉锂重点企业180余家,较大型储能电站300余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270万辆。随着新能源设备应用场景逐渐广泛,新能源火灾应急处置备受关注。现场模拟搭建了锂电池厂房、储能电站、电动汽车地下停车位等新能源火灾易发场景,演示了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围挡灌注、多车交通事故泡沫叠加覆盖、储能电站注氮控火等新能源火灾应急处置战法。
“比如针对地下车库限高限行,普通消防车难以抵近的情况,我们针对性革新装备,采用更为小巧灵活的前突车快速抵近,利用低倍数泡沫枪和背负式特种灭火药剂进行前期火势压制。”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工作人员包岩说。“紧跟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形势,秉持‘按作战方式训练、用训练方式作战’理念,总队部署开展新能源火灾防范和处置一体化研究,编制发布《锂离子电池生产加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等技术标准,分类编制新能源火灾风险辨识图册、事故处置要点和实战训练操法。”省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林佳说。
近年来低空经济持续发展,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飞行器在消防救援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大会现场模拟某高层建筑7楼发生火灾后,无人侦察“导引编队”、内攻搜救“迅雷编队”、灭火作战“集群编队”有序出动,各类无人化装备开展高空侦察、喊话、抛投应急物资等,并携带水带协助高喷消防车开展灭火。机器狗、外骨骼机器人等侦察搜救装备也陆续投入实战使用,真正实现“人未到场、侦察先行”。
“无人化装备的广泛运用、消防大数据中心投入实战等,极大提升了指挥作战的智能化。”省消防救援总队信息通信处工作人员何小龙说,随着我省灭火救援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目前接警调度时间缩短近37%,出动到场时长缩减30%,灾情跟踪率提升52%,作战目标数据关联率提高55%,无人机视频回传时间快至2分钟,数字化、智能化作战指挥体系得到有效加强。
战术战法在实战中能否取得最好效果,与一线消防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面对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多重风险、多职能伴随的多灾情,总队大胆探索,积极推动作战训练理念、方式和手段转型升级。”林佳说。现场展示总队自主研发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了消防救援人员体能考核的自主申请、自动记录和自行分析。在战术战法上,总队编辑出版消防基础技能、化工基础技术、典型建筑和新能源新产业消防救援技术等系列实训教材,力求训练内容与实战需求精准对接。
“通过训练改革,全省消防救援站平均训练时间增加30%,训练成绩提升21%,响应出动和到场耗时缩减30%,装备结构优化率提升35%,灭火救援效能提升40%,有效提升了队伍新质战斗力。”林佳说。(方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