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小区电动自行车科学长效系统管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事关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我总队十分重视电动自行车隐患治理工作,在深入分析研判火灾形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您提出的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源头整治、优化配套设施和倡导公共出行的意见对我们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有很大的引导作用。目前,我们已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方面,总队联合省公安厅对《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进行细化,根据我省对电动自行车整治期间的试点成效和调研成果出台相应配套制度文件,确保文件的可行性。同时邀请《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开展3轮贯标培训,累计培训企业超480家次。联合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分别出台学校17项和医疗卫生机构16项措施,推动教育、卫健部门督促行业系统单位强化停放充电管理;联合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等8部门印发《江苏省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统筹推进以旧换新、报废回收等全链条整治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方面,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抽调应急、消防、工信、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7名业务骨干,实体化运行专班办公室,先后向省政府报送工作专报7期,向行业部门发送重点工作提示函28份、工作督办函8份,组织召开调度会、会商会、推进会、研判会共计36次,编发工作动态28期,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强化宣传教育方面,省整治工作专班会同省通信管理局向全省手机用户发送电动自行车安全提示、以旧换新政策等公益短信1.1亿余条。总队拍摄电动自行车安全提示视频,提醒广大群众不得将电动自行车在室内停放充电;制作《记者观察—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直指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专题节目,并在央视13套《新闻直播间》栏目黄金时间播出;推出电动自行车电视专栏《拆解真相》,通过现场拆解电动自行车电池、模拟电动自行车电池过充现象等实验,向群众直观展示电池着火后的危害,播放量近20万次。
二、强化源头治理。销售管理方面,指导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标准落实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互认协同要求,推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明确电动自行车车架、蓄电池、充电器明显位置设置永久性耐高温识别代码标识;强化纳入认证管理范围的电动自行车及核心部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管理,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提高认证产品生产企业抽查比例。推动各地约谈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销售企业和网点,督促销售企业严格进货检查验收,重点核查产品合格证明、强制性认证等信息,督促销售网点公示符合标准、获得认证情况和骑行要求,加强电动自行车网络交易信息监测,共监测网络经营主体1.3万个、商品55.2万条,下架或删除涉及“拼装改装”等相关违规视频信息169个,发现并处置问题线索426条。优化上牌服务方面,全省公安机关持续严厉打击违规上牌行为,严格登记车主信息和车架号,认真核查产品强制性认证信息,严格比对合格证上品牌型号、整车编码、电动机编码等信息,严禁不符合要求的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检查登记代办网点7212家、取消代办资格362家,通报涉嫌销售不合格、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线索1200余条。严格执法查处方面,组织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行为,累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6.9万家次,约谈17514家次,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15964份,整改问题3228个,立案查处2702起,暂停、撤销CCC认证证书1473张,曝光典型案例206例。
三、优化配套设施。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方面,省整治工作专班专门印发通知,部署推进居民小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建设改造。省自然资源厅加强新建项目停放充电场所规划管控,指导各地明确新建居住项目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及充电设施配建规划要求。2024年,各地上报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152.9万个,配建比达到1:3.67。惠民便民举措方面,省国资委制定工作方案,督促省属企业按照标准建设停放充电场所,提供“满电回家”服务;省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督促各类供电主体按居民合表用户电价计收居民住宅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充电费用,目前,全省3.7万个居民住宅小区充电场所全部执行居民电价。探索实施充换电柜工程方面,加快推动共享换电设施建设,推广苏州昆山“全城换电”模式,逐步推行即时配送行业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储能新模式,推动即时配送平台企业与共享换电企业加强协作联动,发动外卖骑手、快递员等人群使用共享换电模式。在中心城区、居民住宅小区、物流密集活动等区域,加快建设集中换电设施。
四、倡导公共出行。去增量减存量方面,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推动头部品牌经销商,采取折旧回购、新车让利等形式推动以旧换新活动。推动发改、商务等部门在2024年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评估活动开展成效,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补贴发放程序,加快审批进度,提升消费者参加以旧换新意愿。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继续发挥整治工作专班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地将充电设施建设统筹纳入地方政府民生实事事项,列出计划安排,明确目标和序时进度,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建设。向全省推广苏州昆山“全城换电”模式,逐步推行即时配送行业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储能新模式。同时,紧盯生产销售、停放充电、使用管理、报废回收等关键环节,巩固提升整治成效,降低存量风险,建立健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监管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感谢您对消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请您继续关注消防安全问题,帮助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推进消防工作。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