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广智慧消防“陵口模式”的建议》收悉,经商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省人大法工委、省广播电视局,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对科技赋能基层消防治理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防住重特大、盯着小而险、紧跟新情况、消除空白点”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入推进火灾治理社会化、行业监管标准化、消防工作法治化、重点领域数字化,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政府领导。推动镇江市委市政府将智慧消防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深改委工作要点,镇江市人大将其列为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重要建议序时督办推进,连续2年将智慧消防建设写入年度消防工作任务清单,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支撑、市场运营、服务优先”的智慧消防“陵口模式”。
二是全面系统推进。《江苏省“十四五”社会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支撑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信息化技术架构基本完善,消防大数据中心数据获取、治理、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建立消防安全风险预警评估模型,提高预测预判预警能力,实现差异化、精准化监管。”2024年,省消防救援总队印发《“数字消防”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推广应用基层成熟的火灾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等模型算法,提升火灾防控工作质效”;今年总队将“智慧消防”建设内容作为“八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纳入总队消防新质战斗力提升行动实施意见主要任务予以全面推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大力发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鼓励支持打造智慧社区,推动政务服务资源和信息化服务应用向社区(村)延伸,全省各地普遍建成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
三是全面建强中心。目前,镇江市已建成镇(街道)级智慧消防服务中心38个,接入单位4.42万家,接入点位26.12万处。2023年,镇江市智慧消防服务中心累计处置初期火情146起,成功避免6起人员涉险事故、35起重大财产涉险事故发生;2024年,全市智慧消防服务中心累计处置初期火情192,成功避免70起人员涉险事故、60起重大财产涉险事故发生,通过智慧赋能,初步实现基层末端火灾防控由“被动应对”向“提前预防”转变。
四是强化顶层设计。在立法层面,2023年1月,《江苏省消防条例》修订发布,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火灾预防、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灭火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应用,采用消防设施传感器、电气火灾监控、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统、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等技防、物防措施,提升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水平。” 在立标层面,制定《镇江市智慧消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智慧消防建设标准(试行)》,指导各地科学布设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建立常态化互评机制,提升智慧消防建设和服务质态。制定的地方标准《乡镇(街道)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建设规范》(DB3211T1066-2023),系全国首部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建设通用地方标准,有效保证了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和运维服务保障质量。
五是全力强化保障。省财政持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消防实战化和信息化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我省消防救援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每年安排智慧消防网络维护专项经费,确保接处警指挥调度平台、图像综合管理平台、卫星通信网络等各类应急救援指挥信息通信系统有序运行。2025年建设“全天候、全流程、全灾种、大应急”智能指挥系统项目,年底前将建成火灾风险评估预警“驯火”系统,训练生成符合属地特征的火灾风险评估预警模型,智能化评估社会单位、住宅小区火灾风险,引导消防力量精准监管,督促火灾高风险单位和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落实针对性防范措施,推动行业部门及属地政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实现火灾防治工作由“被动防控整治”向“事前预警防范”转型。
六是深化宣传教育。省委宣传部、省消委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消防宣传工作的通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推动全省消防宣传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以“千名消防讲师进万家”活动为抓手,全省面向重点场所和人员开展宣传培训4000余场,组织消防科普网络直播135场。建强用好国家、省、市、县四级169个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和各类主题宣传阵地,国家级基地南京绿博园消防主题馆完成升级改造。分级分批组织对基层政府、行业部门、社会单位、“九小场所”等近15万重点人群开展培训,提高人员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能力。持续推广应用“消防安全码”学习平台,发动全省4000余万人次进行线上学习。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全面统筹推进,通过政策引导、标准制定、部门协同等举措推动其良性发展。
感谢您对消防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