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州市共表彰消防救援见义勇为行为15起、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21个。从14楼浓烟弥漫的楼道,到省道旁失火的货车车厢,从凌晨火光冲天的三层小楼,到午间突发自燃的电动车……当危险降临,一群普通人化身“逆行者”,用果敢和智慧书写见义勇为篇章。这些勇敢背后,不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更折射出泰州消防社会面培训的扎实根基。
凡人微光,汇聚“第一响应”力量
没有从天而降的超级英雄,只有危急关头的挺身而出。2025年1月1日晚,兴化一小区14楼突发火情,身处18楼的幼儿园老师姚钇羽和葛雅倩临危不乱,一面疾呼“捂鼻,走安全楼梯”引导疏散,一面在撤离途中精准定位14楼起火源,毅然转身冲向消火栓,扑灭火魔。1月9日,安丰线驾驶员孙建松路遇货车起火,他立即停车安抚乘客,抄起灭火器冲向浓烟,熟练操作直至火焰熄灭。5月18日,靖江市保洁员王子平面对紧闭的车库卷帘门,果断破门引入洒水车压制火势,为消防队赢得黄金时间。更有4月21日,兴化市钓鱼线公交驾驶员张永友,面对客运站外轿车事故瞬间燃起的火苗,毫不犹豫拎起车载灭火器飞身救援,并与热心市民协力救出被困车主,其英勇事迹更让他荣登“江苏省见义勇为勇士榜”。
2月20日凌晨,63岁的刘军驾车意外发现一栋三层小楼起火,他迅速联合邻居三人架设人字梯,肩扛梯子搭建生命通道,成功救出被困在浓烟中的母子。2月26日泰兴市黄桥镇农田火情中,党员干部带头冲锋,与群众、消防员合力扑救并成功救出被困老人。5月30日,靖江市怡馨苑业委会主任周海平发现邻楼火情,第一时间报警并架设水带扑救,老党员徐适闻讯加入,携手控制火势直至消防抵达,成功保护了密集住宅区。而在3月1日姜堰区振西路长沟西一村居民楼火灾中,邻里自发组成救援队,以传递灭火器、架设人梯的协作方式化解危机,让“远亲不如近邻”焕发新时代光芒。
他们是司机、保洁员、工厂值班员、社工、企业职工……身份各异,却拥有一个共同名字——“平民英雄”。
专业力量,在危急时刻显真章
这些“平民英雄”的涌现,绝非偶然。每一次教科书般的救援,都映射出泰州消防社会面培训的扎实根基。
公交驾驶员李存芳、羊穗面对途中火情,均准确判断安全距离、熟练拔除灭火器保险栓、牢记“占据上风位、对准火苗根部”的操作要诀。物业经理张风英与物业员工陈等娣面对复燃风险,深知油锅与易燃物特性,不顾灼热浓烟反复冲锋,最终扼杀灾难于萌芽。工厂员工褚红旗、田勇兵则灵活调度工厂降尘洒水车,快速扑灭满载木材的货车大火。
一次次形式多样的消防知识普及、社区应急演练、重点单位技能培训,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全民消防能力提升和防灾减灾成效。
“提、拔、握、压”,这些在消防培训中被反复强化的动作,已内化为普通市民的“肌肉记忆”。当面对初起火灾或突发险情时,这份“肌肉记忆”不再是停留在训练场上的模拟,而是转化为冷静判断、果断出手的应急处置能力。市民们不再仅仅是等待救援的被动对象,而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报警、扑救初期火灾、引导疏散、实施自救互救的关键力量。这种从“知”到“行”再到关键时刻“敢为”“能为”的飞跃,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从“旁观者”转变为“消防明白人”和“安全守护者”。
这15起成功处置的初期火情,21名先进个人和2个先进集体的涌现,正是市民消防素养与自救互救能力提升的直接体现,他们是消防“五进”常态化培训结出的最珍贵果实,也构筑了城市最基础也最温暖的安全防线。(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