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珍珠花园是拆迁安置小区,有居民3700余人,人口密度大、老年群体多、火灾风险高。相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创新思路,以该小区为样板,将原本分散的小型、微型消防站进行资源整合与提档升级,成功打造出一支“有场所、有人员、有装备、有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的消防快速处置队,并实施精细网格化管理,为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难题提供了新方案,推动消防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集零为整装备升级,强化灭火救援实战效能
门前规范停着两辆装载着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消火栓扳手、消防水枪的电动自行车,驿站内整齐摆放着便携式新能源灭火器、灭火战斗服等器材装备,墙上还张贴着夜晚、白天值班表……走进渭塘镇珍珠花园小区,一间红房驿站格外引人瞩目,这就是珍珠花园消防快速处置队队员的值班室。
快速处置队推动微型消防站的灭火功能向“防、救、宣”一体化转型,努力打通消防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现在整合建成的快速处置队是基层消防从‘零散布点’向‘网络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转变,其优势在于让基层救援力量更加集中,便于管理,有利于快速应对小区突发情况。”负责快速处置队建设的相城区渭塘珍珠花园物业经理李洋说。
依据住宅小区的体量规模、火灾危险性、人员密集度、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等因素,珍珠花园小区建设二类消防快速处置队,共有队员6人,白班夜班24小时轮岗。除人员、车辆和基础设备,还配备便携式新能源灭火设备(背负式)、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伸缩捞钩、强光手电筒、扩音喇叭、电台等升级装备,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做到集中训练、合理配装,极大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
巡查检查堵塞漏洞,提高社区火灾防控能力
据统计,1—6月相城区居民住宅火灾占火灾总数50%。针对高温天气下的火灾防控工作,快速处置队伍重点对小区消防车道和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电气线路是否存在隐患、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架空层管理等情况开展巡查,及时提醒住户消除火灾隐患。
“我们小区所有片区电动车保有量接近800辆,比例较高,队员每天都会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情况进行检查,巡逻车上还配有灭火器、消防水带等装备、物资,确保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进行处置。”李洋介绍,在高温天气下,快速处置队要进入战备状态,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处置。同时,加强对小区内的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用电、用火行为,消除火灾隐患。
当前,消防快速处置队接受属地消防救援部门统一调度指挥,纳入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一旦小区发生火灾,快速处置队会按照程序组织扑救初起火灾、保障消防设施运行和协助人员疏散;同时负责联络辖区消防救援部门,通报火灾和处置情况,做好到场接应,并协助开展灭火救援。
联勤联动培训演练,提升初起火灾处置能力
为解决打通“最后一公里”响应瓶颈,社区自主培训侧重聚焦“小快灵”实战,日常“训练”结合高频次“演练”。除了定期组织体能和常规灭火器材操作使用培训,每年至少开展1次预案演练,模拟突发火情处置;重点训练针对电动汽车的便携式新能源灭火器、清理消防通道的移车器、化学氧呼吸器等装备,提高消防快速处置队伍装备操作能力。
临近社区的消防队站作为专业力量,通过分级系统培训,为快速处置队提供标准化、实战化培训支撑。统一培训包括基础技能以及消防设施使用、扑救高层住宅小区初期火灾业务技能、应急逃生技巧等基本知识。
今年6月,相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举办全区消防快速处置队业务技能比武竞赛,通过真实对抗暴露短板并推动优化。竞赛共设置四个项目,重点对快速处置队队员个人防护装备的熟练程度、初起火灾处置、业务技能掌握及协同作战配合能力等情况进行检验,切实发挥“灭早、灭小、灭初期”作用。
目前,相城区渭塘镇珍珠花园小区在队伍建设、人员培训、设备配备、应急演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相城区快速处置队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8月底,相城区将完成全区300余个快速处置队建设工作,努力实现一处有警、多点联动、快到快处、巡查巡防处置全覆盖的基层应急处置格局。(陈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