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以“三结合三赋能”为抓手,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全力打造“以换代充”示范样板。
顶层设计与分层落实相结合,赋能责任闭环
高位统筹定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要求,印发《全市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推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安全为先、需求导向、分步实施”原则,确保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分级推进明任务。围绕“换电柜数量、行业深度应用、换电公园建设、智慧监控平台”等重要环节,科学制定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市级统筹、区县主责、部门协同”的责任体系。
重点行业强攻坚。邮政部门推动快递行业换电车辆占比不低于45%,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外卖行业达标60%,城管部门指导环卫行业逐步过渡,通过“行业主管+平台推动”双轮驱动,确保重点领域换电模式深度渗透。已累计为7.5万名用户提供换电服务,每月提供换电服务超80万次。
设施建设与规范管理相结合,赋能安全效能
织密换电服务网。优先在需求旺盛区域加密换电柜布局,年底前换电柜总量不少于1200个。
简化审批促落地。市消委办制定出台《全市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柜建设运行指导意见(试行)》,明确建设标准,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推动投放快递、外卖专用智能换电柜800余台、换电锂电池18000余组。
数字监管提效能。鼓励依托主流运营企业搭建统一监管平台,实时同步换电柜位置、状态、故障等数据,实现在线监测、告警,推动政府监管与企业运维数据互通。
政企协同与民生导向相结合,赋能生态培育
政企联动聚合力。通过“自建场地+品牌合作”模式,推动国企、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整合公园、商圈等公共空间资源,降低场地成本,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良性生态。
惠民服务拓群体。推出电池租赁、以旧换新等套餐,降低居民换电成本;将换电服务与社区治理结合,通过网格员宣传、体验点示范,培养居民使用习惯,让共享换电从“行业必需”走向“民生常用”。
经验推广作示范。紧紧抓住示范建设的有利契机,及时总结设施布局、行业推广、安全管理等经验,总结提炼“徐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