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全面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潜水救援能力,培养潜水救援骨干力量,2025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公共安全潜水员培训班于8月7日至26日在徐州举办。来自全省11个支队的14名助教及67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分两批进行,其中二星级培训认证48人、三星级培训认证19人,每批培训为期10天,共计20天。
理论学习 基础能力塑造
培训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每晚设置1.5小时固定理论课时,课程内容为潜水物理学、潜水设备与潜水技术、潜水医学、潜水法规与标准等实操课程所需理论。利用课前10分钟训练简报,课后10分钟即时小结,形成“日清日结”的高效学习闭环。
实操训练 技术能力提升
培训通过实操教学+小组指导+每日检验的方式,精准掌握每名学员的学习进度与能力水平,全面开展装备组合、安全检查、跨步入水等18个科目的训练,考验学员在体温流失、深水高压、能见度低状况下能否安全、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实战场景 实战效能培养
培训设置大龙湖黑水环境水域、影山宕口深潜水域2处代表性实战训练场景,开展8类模拟场景、41项实战训练,实现从理论课堂到理想水域到复杂水域的逐步过渡,全场景、全要素模拟实际救援环境,提升学员应对复杂环境救援的信心和能力。
善事利器 检验装备效能
培训期间,培训班依托大龙湖潜水培训基地开展全省声呐探测仪性能测试,评估全省各支队所配水下声呐探测仪的实际性能,检验通过测试对比不同型号设备的性能区别,为后续装备采购、维护保养及实战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医食住行 全程保驾护航
徐州支队坚持优化、细化、深化后勤保障工作,坚持全流程、全节点融入式服务,将工作细分为2大板块13项要点,清单化、明细化、阶段化工作任务,重点突出、保障扎实,确保了此次培训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工作总结 加快成果转化
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陈海华对此次培训工作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成效,同时深入分析了当前水域救援任务形势,并强调要推动训练成果向实战能力转化,加快建立实战经验总结共享机制。此外,会上还宣读了本期优秀学员和优秀教练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