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电动自行车,从出厂到报废,要跨多少“安全关”?常州市武进区给出的答案是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监管、全主体参与。
今年以来,该区把“小电驴”当作“大风险”来办。由电动自行车工作专班统筹,消防、公安、市监、住建、应急等多部门组成“联合舰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覆盖生产、销售、停放、充电等各个环节的“全链条”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盘棋”统筹,凝聚监管合力
整治行动伊始,武进消防便确立了高位调度、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通过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明确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有效打破条块分割的壁垒,形成了“属地排查、行业监管、综合执法”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从4月的全面动员部署,到7月的深入推进落实,区级层面持续加强统筹协调与督导检查,确保整治工作方向不偏、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各项措施扎实落地。
“一体化”整治,覆盖关键环节
工作专班聚焦销售与维修源头,多次深入相关门店开展“突击式”“地毯式”监管检查,重点打击非法改装、拼装、以旧充新以及违规回收废旧电池等行为,从源头上拧紧“安全阀”。针对居民小区、沿街商铺、“九小场所”等电动自行车使用密集区域,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暗访模式,严查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现场责令整改并建立台账、限期销案。同时,对辖区内78个住宅小区的架空层开展了“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效。结合整治行动,武进大队同步推进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外凸防盗窗(网)排查清理工作,大力拆除障碍栅栏,广泛宣传开设“逃生窗”的重要性,为生命通道有效“松绑”。
“一键换电”破局,疏堵结合辟新路
在强化整治的同时,武进区积极探索“疏堵结合”的新路径。8月29日,由武进经发集团联合北京电投绿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区首个电动自行车智慧换电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采用“政府主导、国企牵头、央地协同”的模式,通过建设换电储能网络,系统性地解决电动两轮车充电难、安全隐患大、电池管理不便等问题。目前,全区已完成73个点位的审批,16个换电柜已落地通电,第二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首批500辆体验车已完成集中上牌。此举标志着武进区在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方面,从“人防”向“技防”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张网”宣传,提升共治意识
整治并非一罚了之,更重在引导与教育。武进消防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精心织密消防安全“宣传网”。在居民小区的公告栏、电梯轿厢等醒目位置,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和通俗易懂警示视频随处可见;面向物业单位、商户店铺的消防安全培训常态化开展;通过剖析真实案例,让广大居民深刻意识到遵守安全规范的重要性。全区逐步形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围,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消防安全治理格局日渐形成。
据悉,武进区消防救援大队将继续深化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努力为市民打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居住环境。(刘洋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