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拼音

首页

帮助

退出

后退

前进

刷新

光标

大字

小字

颜色

白底黑字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

页面

100%

语速

正常语速

指读

显示屏

全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各地动态

徐州:“以换代充”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难题

发布日期:2025-10-28      来源:江苏法治报 浏览次数: 【 字体:    】            

电动自行车全链条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徐州市聚焦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痛点,以“三结合三赋能”为核心抓手,扎实推进共享换电工作,通过系统化布局、规范化管理与生态化培育,全力打造“以换代充”示范样板,既破解了充电安全难题,又满足了行业与民生现实需求。

顶层设计与分层落实相结合,赋能责任闭环

徐州市始终将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作为全链条整治的关键环节,以高位统筹定方向、分层落实强执行,构建起权责清晰的责任体系。市政府主要领导领办专项工作,印发《全市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推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安全为先、需求导向、分步实施”核心原则,确保工作不偏航、力度不减弱。市消委会围绕换电柜数量、行业应用、换电公园建设、智慧监控平台四大关键环节,科学拆解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市级统筹抓总、区县落实主责、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针对快递、外卖、环卫等重点行业,徐州市实行“行业主管+平台推动”双轮驱动。邮政部门明确快递行业换电车辆占比不低于45%,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外卖行业换电渗透率达85%,城管部门指导环卫行业逐步完成换电模式过渡。精准化的行业推进策略,让换电模式在高需求领域快速渗透。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为8.8万名外卖、快递骑手提供换电服务,每月换电服务超90万次,有效解决了骑手“充电难、续航短”的痛点,保障了城市配送行业高效运转。

设施建设与规范管理相结合,赋能安全效能

徐州市坚持“建管并重”,在扩大换电设施覆盖的同时,通过标准化管理与智慧化监管,筑牢换电安全防线。在广泛调研群众与行业需求的基础上,优先在社区、商圈、工业园区等需求旺盛区域加密换电柜布局,计划年底前实现全市换电柜总量不少于1200个;同步建设换电体验公园,集成换电体验、电池体检、电池回收、车辆升级、以旧换新等多功能服务,让群众享受“就近换、方便换”的便捷服务。

为了规范共享换电柜建设与运行,市消委办制定出台《全市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柜建设运行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换电柜选址、消防、电路等19项建设标准,同时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手续,推动全市快速投放快递、外卖专用智能换电柜900余台、换电锂电池21000余组,有效满足了行业快速发展的换电需求。徐州市鼓楼区率先探索多部门联动审批监管机制,实现换电柜设计、审批、建设、监管全流程规范化,为全市提供了“‘建管’范本”。

此外,该市还鼓励各地依托主流运营企业搭建统一监管平台,实时同步换电柜位置、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数据,实现换电设施在线监测、异常告警,推动政府监管数据与企业运维数据互通,让换电安全“看得见、管得住”。

政企协同与民生导向相结合,赋能生态培育

徐州市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民生为本”为思路,推动政企协同共建换电生态,同时聚焦群众需求,让换电服务从“行业必需”走向“民生常用”。通过“自建场地+品牌合作”模式,吸引国企、社会资本参与换电设施建设,整合公园、商圈、社区等公共空间资源,大幅降低场地成本。协调美团、邮政等龙头企业带头推广换电服务,形成“政企联动、互利共赢”的良性生态。云龙区依托万达广场建设的“换电体验公园”,成为政企协同的典型案例,通过多元化服务引导群众转变安全用电观念。

为降低居民使用门槛,徐州还推出电池租赁、以旧换新等优惠套餐,目前已惠及2.1万居民,有效减轻了群众换电负担。邳州市针对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量身打造89个“蜂享·驿站”,覆盖25个镇(街道)和58个社区,驿站内不仅配备共享换电站,还同步提供电动车充电桩、饮水、休息等生活服务,构建起“立体服务矩阵”,为城市“奔跑者”打造了暖心港湾。同时,将换电服务融入社区治理,通过网格员入户宣传、社区体验点示范等方式,培养居民使用习惯,让共享换电逐渐成为民生日常服务。(马仰威 王培元 李多闻

责任编辑:王松

相关链接

全国消防

新闻媒体

江苏省消防设施联网监测平台

d6ss6a5f87erwd4s7wq7er3y4t7ua47w46er782fd45d2347da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