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拼音

首页

帮助

退出

后退

前进

刷新

光标

大字

小字

颜色

白底黑字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

页面

100%

语速

正常语速

指读

显示屏

全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各地动态

常州:推行“4211”工作模式 强化消防技术服务市场监管

发布日期:2025-10-24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浏览次数: 【 字体:    】            

针对消防技术服务市场监管效能不高、覆盖不广、触达不到位等难题,连日来,江苏省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整合消防、行业、市场三方力量,构建包含4类活动、2份文件、1部标准、1套系统的“4211”工作模式,采取线下凝聚共识、制度规范引领、数字监管落地的闭环治理方式,推动市场监管从单一执法向监管与服务并重转型,逐步形成服务导向的治理体系。

4类活动凝聚共识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范》(GB/T 44481—2024)内容系统全面,为第三方机构开展检测提供了方法。”日前,在该支队组织的常州市第二期消防技术服务行业教育培训现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消防和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阚强结合规范开展讲解。

一位参与培训的检测员表示:“参加这次系统性培训加深了我对职业责任的理解,规范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该支队制定并实施了覆盖全年的常州市消防技术服务行业教育培训计划,依托4类活动覆盖该市备案的1302名从业人员。其中,分岗培训为机构负责人侧重学习法规政策,工程师侧重学习技术标准,操作员侧重学习新国标实操;案例警示由常州市律师协会专家向参训人员剖析案例,增强其法律意识;示范教学由行业领先机构演示标准操作流程,促进行为规范;每季度召开机构联席会议,掌握市场动态,回应行业需求。4类活动显著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2份文件明确规范

“文件起草重在细化上位法规,将法律原则转化为具体操作细则,引导行业建立良好秩序。”该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科科长李向阳介绍。两份核心文件分别明确了行为底线与信誉评价标准,共同构成行业发展的制度支柱。

该支队出台的《常州市消防技术服务行业从业准则》,详细规定了机构备案信息、从业条件、质量管理等环节的禁止性要求与法律责任,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条款,为市场行为划定清晰界限。该支队发布的《常州市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5档9级”信用评价体系,综合人员资质、违法违规记录、专业荣誉等指标实施年度计分与公示,以信用手段促进行业长效管理,营造诚信受益、失信受限的市场氛围。

1部标准填补空白

“消防安全评估需求增加,但各企业方法不一,结论差异大,既误导客户也损害行业。”江苏正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胜邦说。

针对评估业务量激增现状,该支队推动立项《消防安全评估过程控制体系》地方标准。该标准聚焦评估业务全流程质量管理,明确项目初访、合同签订、项目组建立、评估计划制定、评估实施、报告编制、技术校核、报告出具8个关键环节要求,界定4类人员职责,规范原始记录,确保评估业务过程可追溯、方法可复现、结论可验证、责任可界定。这8个环节环环相扣,切实保障结论的科学公正。

1套系统全程管控

“复杂建筑结构数据能否批量导入系统?”“合同电子签章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日前,在该支队于常州市阳湖第二人民医院组织的系统实地测试会上,该医院相关负责人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就新系统展开研讨。

该支队依托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开发的“消防技术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业务的线上登记、信息流转、工作派单和结论记录全流程动态监管,并且具备违法线索筛查功能。该系统对接人社部门数据核查“挂证取酬”,连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网实现在线证书鉴伪。该系统的应用提升了监管效能。系统运行后,12家不合规机构主动退出市场,29名“挂证”工程师被清退,有效净化市场,促进市场活力与良性秩序的形成。

责任编辑:王松

相关链接

全国消防

新闻媒体

江苏省消防设施联网监测平台

d6ss6a5f87erwd4s7wq7er3y4t7ua47w46er782fd45d2347da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