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拼音

首页

帮助

退出

后退

前进

刷新

光标

大字

小字

颜色

白底黑字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

页面

100%

语速

正常语速

指读

显示屏

全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各地动态

泰州:消防快速处置队建设从“全覆盖”迈向“精准化”

发布日期:2025-11-18      来源:泰州消防 浏览次数: 【 字体:    】            

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小区内突然自燃,浓烟骤起。物业人员、社区网格员、小区快速处置队员闻讯而动,一分钟内接上消火栓,十分钟内便将明火彻底扑灭。这场发生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翰林雅居小区的成功扑救,生动展现了该市“3分钟消防圈”建设的实效。当前,泰州市正通过在10家大型商贸经营场所、7所高等院校、4家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235个住宅小区等多类重要场所布局256支消防快速处置队伍,推动消防力量精准布防、快速响应,全力筑牢城市火灾防控第一道防线。

商贸综合体:打造“不关门”的消防前哨

作为泰州市构建“一轴一核三极三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州金融广场承载着提升城市能级、促进消费升级的核心功能。其消防安全保障,不仅关乎场所自身,更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与区域经济活力。

在此背景下,金融广场建成全市首个“消防快速处置示范点”意义尤为重大。这里不仅配备了轻型消防车、专业防护与破拆装备等“硬家伙”,更深度融合智能预警平台,实现报警信息、设备状态、应急资源的全域可视化动态监控,确保应急广播、防排烟、智能喷淋等关键设施“一键触发、同步响应”。

针对以往部分微型消防站“有站无人、有器难用”的窘境,广场创新组建了全市首支全天候备勤的快速处置队,实行“24小时值班+重点时段加强”勤务模式,真正成为守护城市核心区的“不关门”消防前哨。该示范点还主动开放资源,为全市重点单位提供观摩学习和实训支持,其标杆经验正辐射带动全市商贸领域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高等院校:智慧赋能织密校园安全网

高校人员密集、风险多元,消防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以“智慧赋能、体系化建设”为路径,高标准打造“蓝泰羽”消防快速处置队,为校园安全构筑坚实屏障。

该学院专项投入建设资源,在全校设立13个应急处置站,并引入智慧消防平台作为校园安全的“最强大脑”。该平台实现静态数据一图尽览、动态信息实时感知、远程控制一键达成,能对水箱水位、灭火器有效期、消防管网水压等关键指标进行全天候监测。一旦烟感报警,平台瞬间弹出报警位置并自动联动调取该区域监控视频,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的革命性转变。

在队伍建设方面,“蓝泰羽”坚持“防”为先、“练”为战的理念,常态化开展实验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重点部位的专项巡查与联合演练。队伍创新推进消防宣教“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培育护学志愿者与楼栋安全管理员,形成“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物业协同、校地共建”的安全共同体。

企业与枢纽:专业场景的精准防护

在火灾风险突出的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的实践是“精准防护”的典范。该企业严格依据行业特殊风险配置防护资源,将快速处置队设置于独立的专用建筑内,实现与生产区域的物理隔离,确保应急响应的启动基点绝对安全。

据了解,该队伍的职责深度融入生产流程,其巡查、宣传与培训均围绕锂电池生产的原材料存储、化成、老化、仓储等高风险环节展开,实现风险管控与生产作业的同频共振。日常训练则高度聚焦锂电池火灾的技战术研究,确保在险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采取最有效的断电、隔离、冷却抑爆措施,实现“靶向”处置。

在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针对水利枢纽特性,不仅建成覆盖全域的微型消防站,更在高低压室、变电所等重点部位设置专属站点,实现精准防护。建立的志愿消防队,推动站点从“静态装备点”升级为“动态应急单元”,显著提升了单位自防自救能力。

住宅小区:实训体系打通“末梢神经”

居民住宅是火灾防控的“末梢神经”,也是“3分钟消防圈”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全市已建成住宅小区快速处置队235个,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基层消防应急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结合区域实际,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建设路径。比如海陵区创新构建“实训点+全覆盖”培训体系,高标准建成86个消防实训点,分阶段对网格员、物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开展“理论+实操”系统化轮训,并通过严格考核确保培训实效。靖江市为社区配备小型消防车辆,落实专项经费,组建由网格员构成的24小时值守队伍。姜堰区将处置队接入区级指挥平台,通过NFC联勤卡实现火警信息同步推送、力量一键调派,并推行“一楼栋一责任人”的网格化治理模式。

各地还通过纳入考核体系、争取专项资金、部门联合推进等方式,持续夯实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基础。医药高新区为镇街配备全地形处置车,并开展跟班轮训。泰兴市联合街道社区建设卫星站,实现多个小区的辐射覆盖。兴化市积极联合住建、物管部门,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加快推进队伍建设。这套组合拳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住宅小区的自防自救能力,为居民生活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王松

相关链接

全国消防

新闻媒体

江苏省消防设施联网监测平台

d6ss6a5f87erwd4s7wq7er3y4t7ua47w46er782fd45d2347das23